在吉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民進吉林省委向大會提交團體提案,建議吉林省根據省情和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實際狀況,參照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農畜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質量認證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安全預警和快速反應體系,形成貫穿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儲運、經銷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民進吉林省委提出,要參考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加快吉林省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標準的修訂與制定。“據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資料,截至2010年吉林省現有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生產和無公害農產品農藥使用準則地方標準19項,性質全部為‘推薦。”這一現狀與當前群眾對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吉林省應組織專家對上述標準重新進行審定,對一些能適合當前吉林省農業生產水平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必須將推薦標準變為強制標準,使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真正有標準可依。
在農畜產品標準的內容上,應著重建立和完善農畜產品環境衛生和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產品質量等級標準評定體系,將農畜產品生產的各環節納入標準管理體系,建立從生產投入品、生產、加工、包裝、經銷等環節的技術操作規范;在標準的范圍上,應首先完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標準的制定,并分階段、分步驟地擴大到整個農業生產領域,特別是在畜牧業生產中吉林省還缺少畜產品的生產標準和規范;在標準的實施上,應先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的建設相結合,通過示范園區的示范作用和市場效益帶動其他地區。各類標準的制定都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并實施定期復審、更新、廢除制度。另外,還要改變以前的重視標準制定忽視標準實施和推廣的局面。
此外,民進吉林省委還建議,吉林省應建立和完善農畜產品質量認證體系,并通過這一體系,大力推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和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建立和完善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和農畜產品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體系。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