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礎、管長遠的政策措施。”2月5日,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郭天財感慨道,“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我們倍感親切、深受鼓舞。”
郭天財認為,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仍取得了歷史罕見的“八連增”,其中,農業科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從當前和未來發展看,我國糧食生產能力仍不穩固,供求關系依然偏緊,目前糧食生產資源要素已繃得很緊,繼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空間有限,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難度增大,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就必須更加依靠科技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中央1號文件關于農業科技的‘三定定人心、鼓士氣。”郭天財表示,將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資源和條件,組織科研力量,加快選育高產高抗適應性廣的新品種,集成配套穩產高產的新技術,不斷提升糧食生產的科技水平,真正把科技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融入到糧食增產中,為確保糧食持續穩定增長再立新功,再做新貢獻。
人物小傳:
郭天財,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河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一直從事小麥高產優質栽培研究與技術推廣,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235篇,主編《小麥的穗》等科技著作15部;曾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河南省優秀專家、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全國糧食生產作出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等榮譽稱號與獎勵。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