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的李樹掛果少,不知道什么原因?”專家到了家門口,果農劉淑英急忙求教。
永泰縣農業局農技專家劉琪仔細察看了一番,給出答案:“你這李樹上頭枝條亂,下面見不到光,形成的花芽少。同時,也導致果樹容易生病。應該把上面枝條理順一下,打開光路?!闭f著,拿起剪刀和鋸子就爬上了樹,修剪起來。
2日,永泰縣葛嶺鎮臺口村,省農科院專家、縣科技特派員對農民進行培訓后,又趕到果園現場指導。“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是李樹修剪的重要時期,通過修剪,控制結果枝數,改善光照條件,不僅能提高產量,而且能使果粒增大。”縣農業局專家告訴果農。
“能不能到我的果園看看?”種植大戶王劍波找上門,請專家去指導修剪李樹。“過去,我一棵李樹的優質果率還不到三成,現在優質果率達70%以上,效益翻了1倍多。如果不是按著專家的指導,進行標準化種植,沒有這么好的收成!”王劍波說。
其他果農爭相向農技專家請教果樹嫁接、管理與病蟲害防治知識。
臺口村是永泰李梅種植大村,每年李梅產量都在千噸以上,村里的不少種植大戶僅靠水果一項,年收入就達10萬元以上。
李果是永泰縣“拳頭”農產品。2011年,全縣水果種植面積22萬畝,其中李果12萬畝、青梅5.6萬畝;全年實現水果產量7.8萬噸,其中李果3.6萬噸、青梅1.2萬噸。去年,縣農業局在原有的科技指導基礎上,又在全縣開設田間學校,定期特邀專家開設科學種植、科學防治病蟲害課程,指導果農科學種植。
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