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文頭村野豬猖獗,成群結隊下山覓食
林業局幫農戶支招:趕緊申請組建野豬狩獵隊
本報記者吳朝香實習生傅穎杰文/攝
昨天,金華讀者豐先生給本報《浙中城事》0579-89111111打來電話:我的一個親戚是婺城區嶺上鄉那邊的,那里野豬太多了,莊稼種下去都沒什么收成。他們想逮野豬,又聽說這個東西不能隨便捉,不知道該怎么辦。
記者核實:豐先生的親戚姓范,家住婺城區嶺上鄉文頭村,緊靠山腳下。
他說:“野豬年年都來,只是感覺最近幾年特別多,莊稼種下去幾乎沒什么收成了。”
野豬隔三岔五下山覓食
老范的4道梯田,在文頭村黃康弄一條小溪的邊上。走近一看,田里并不平整,到處都是深一個淺一個的坑洼。田里雜草叢生,顯然已經幾個月沒打理了。
“這就是野豬的腳印。”老范指著田里的一個小洞說。
除了腳印,隨處可見一堆堆翻新的泥土,老范說這都是野豬留下的杰作。
老范感覺,近幾年野豬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去年他們曾看到野豬在山上成群結隊跑。
“以前山頂有人種玉米和番薯,野豬在山上吃飽了不會輕易下山,現在沒人種了,野豬只能隔三岔五地下山找吃的。”村民劉惠昌這么認為,“野豬最喜歡吃番薯、玉米,一到這些作物成熟的季節,它們準從山上跑下來。
收獲季,村民早出晚歸和野豬搶食
老范的地里種的是番薯、紅豆等農作物,但去年9月被野豬光顧后,收成只有一半不到。
“今年原本打算種點油菜花,但想到野豬肯定又會來,被拱掉還不如不種。”
村里像老范這樣情況的并不少,劉惠昌一家去年種下的番薯也只收了一半,其余都喂了野豬。
“我們家的情況還不算最糟糕的,有幾戶人家甚至一點都收不回。”劉惠昌的妻子感慨。
文頭村村主任劉有福告訴記者,村里100多戶人家,起碼有一半以上受過野豬的苦。
“到了番薯成熟的時候,我們和野豬就像打仗,得看著時間趁早收糧食,和野豬搶。”老范蹲在地上,無奈地搖搖頭。
攔繩索豎草人,野豬照樣來
對于這么囂張的野豬,老范很頭疼。在山腳下的梯田里,隨處可見圍起的1米高的繩索欄,還有稻草人,以及掛起來的易拉罐。
“這些都是防野豬的,不過也沒啥作用。”
老范他們能想到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使用夾子,也就是野豬可能出沒的地方放上鐵夾子,等待野豬“上鉤”。
來源:錢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