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元宵節的煙花如披著盛裝的女子,用繽紛旖旎的霓裳羽衣,給年結了一個美好的尾,而元宵就是她們畫下的詩意的句號。
苗君甫/河南
老話常說,“不出正月還是年”,可我總覺得元宵節是一個分水嶺,這個節日過完,也就意味著年結束了,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經過春節年假的休整,需要重新開始新一年的奔波和勞碌。
從我有記憶開始,就知道母親對元宵節很敬重,當我看著母親滿臉微笑地把做好的餡料切成小丁,然后在鋪滿糯米粉的籮里輕輕晃動時,我總是不滿地說:“最不想過元宵節了,因為從這天開始,就沒有年味兒了!”母親總是會笑瞇瞇地說:“但是元宵節也是最圓滿的啊,她是年最好的結尾。”可是小小的我,總是拒絕吃元宵,好像不吃元宵,年就不會過完似的。
其實,在我的農村老家元宵節的慶祝活動還有很多,白天可以去看集會。踩高蹺的、劃旱船的、扭秧歌的,讓元宵節這天無比熱鬧,鑼鼓聲鋪天蓋地而來,鞭炮聲四面八方而來,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會陶醉在這歡騰和熱鬧里。
元宵節這天的夜里還要放煙花,那一個個或長或短、或方或圓、形態各異的煙花爆竹被搬到了空地廣場上,等待夜幕降臨之后,那些煙花就奮不顧身地投向無邊無際的夜空,盛裝上演生命的華彩,濃墨重彩地在夜幕上開出最絢爛的花。朵朵煙花次第開放,是夜空最美好的配飾,點燃了夜空,也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高潮。
看累了,玩累了,象征著甜蜜團圓的元宵就開始在火上慢慢煮,然后一家人圍爐而坐,慢慢地品嘗元宵,慢慢地品嘗年的滋味。
我總覺得,元宵節的煙花如披著盛裝的女子,用繽紛旖旎的霓裳羽衣,給年結了一個美好的尾,而元宵就是她們畫下的詩意的句號。
進入中年,對元宵節已經不像小時候那么抵觸,但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惆悵,依然會在元宵節這天心生傷感,因為這是勞碌一年的人們和年的最后一次親密接觸,是人們對年的最后一次禮贊,從這天開始,我們就不得不和最美好的年揮手話別,雖然這天的團圓、喜慶、幸福和快樂會留在記憶中持續很久,但她畢竟是一個結尾。
如今,元宵節剛過,我知道又是一個美好的年離去了,但是心里不再全是傷感,雖然元宵牽著年的手靜悄悄地離去,但是我們依然有更加美好的期待,可以在一年時間里慢慢實現,然后慢慢等待夢想繽紛旖旎,不是嗎?
來源:重慶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