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晨報記者楊路長沙報道
2月7日上午8:00,市民周詠清撥打本報熱線96360說:
我在蔡鍔路的沙利文食品店買了一些元宵,煮的時間超長,怎么都不熟。元宵皮也是硬硬的,餡很少,根本吃不出是什么東西,一家老店做出來的元宵,怎么是這個味道呢?
周詠清家住長沙汽車西站附近。前天下午,她到蔡鍔中路串門,和老友交談甚歡。正準備離開,看見對門不遠處有一家沙利文食品店。
沙利文!她心里一喜。周詠清說,對于一些上了年紀的長沙人來說,沙利文都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小時候,周詠清一家住在坡子街附近,沙利文的食物和九如齋的月餅、德園的包點,都深受市民的喜愛。
周詠清走進店里,看見店員正在制作元宵:將糯米粉、元宵餡倒進機子里,再倒點水,餡在機子里滾,沾上糯米粉,就變成了一個個元宵。元宵有黑芝麻、桂花等味道,12元/斤。周詠清買了4斤元宵。
“您留著肚子,等下有元宵吃?!被氐郊?,周詠清對88歲的老媽說。老人家很開心。
水燒開,元宵下鍋。水滾了后,加半杯冷水,如此反復三次,20分鐘后,熱騰騰的元宵出鍋。
“怎么是這個味道?”老人吃后評價說。周詠清和老伴也嘗了嘗,老伴說了兩個字:難吃。一家人都覺得是元宵沒有煮熟,隨即又返鍋煮了10分鐘,水都快煮成“米湯”了,再吃,“還是咀嚼費勁,不軟不糯,更談不上入口即化。”
周詠清還說,幾個品種的餡心吃起來并無太大差別,這和她心中香甜嫩滑的元宵簡直是大相徑庭,“這哪里是元宵?根本就是面團。”
昨天,在周詠清家里,她拿出剩下的元宵,按照同樣的方法,當著記者的面又煮了一次。20分鐘后元宵出鍋,嘗了一顆,口感有些粗,靠近餡心的一小圈沒熟透。
[店家解釋]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用正確的方法煮元宵才會好吃
隨后,周詠清和記者來到沙利文食品店,和店員說明來意后,店員指了指店內的公告,上面寫著“元宵的幾種吃法”。這名店員說,用正確的方法煮元宵,元宵才會好吃。她還說,根據描述,周詠清所說的香甜嫩滑的“元宵”其實是湯圓,而不是元宵。
來源: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