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量直線下滑,吳世清的海南文昌響當當椰果食品廠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員工也縮減了一半。經歷了用工費用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上漲、招工難等,今年的融資難又給了原本就壓力倍增的小微企業當頭一棒。據了解,海南省小微企業雖然沒有出現倒閉潮,但是三漲三難把不少中小企業幾乎逼到了絕境。“就像在懸崖邊,一陣風過后,隨時可能掉下去。”吳世清如是說。
海南椰果業得“地利”
據了解,椰果是最優秀的膳食纖維之一,功效獨特,應用廣泛,因此極具商業價值。作為一種低熱值的纖維食品,椰果可制成調節胃腸功能、輔助降低血脂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在醫藥、造紙、新材料等領域的應用研究也取得了成果。因此,椰果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現在很多人喜歡飲用果粒酸奶、果粒奶茶等飲品,其中的果肉很大一部分是椰果。現在市場上至少有四五十種飲料、食品和面膜是用椰果做成的。”海南省椰果產業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由于生產椰果需要大量的椰子水,所以盛產椰子的海南極具發展椰果產業的優勢。因為椰果市場前景可觀,早在1996年起,海南就開始生產椰果。不僅如此,因為海南椰果多為原料生產,因此還帶動一大批深加工的食品工業。
成本上漲壓力最大
目前,正處在風口浪尖的椰果加工業,在面臨食品安全法影響的同時,也在遭遇生產經營的“大蕭條”。原材料上漲、人工成本增加、銀根縮緊等等原因都讓企業“過得提心吊膽”。吳世清認為,原材料上漲的壓力首當其沖,“相比正常時期,原材料價格全線上漲了,漲幅都達到了15%-20%,再加上其他成本,產品成本價和出廠價不相上下了。”但因市場日益蕭條,所以產品銷售價格一直提不起來,吳世清表示目前“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另一位椰果加工廠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預計今年2月到3月份廠子就要關門了,工廠無利可賺,還倒貼錢,實在撐不下去了,不關門我就會賠更多的錢”。
資金短缺難以生存
來源:海口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