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縣地處大別山東麓,集山區、庫區、老區、貧困區為一體。全縣水域面積43萬畝,可養水面14萬畝,養殖池塘5萬畝,其中7.2萬畝的萬佛湖是安徽省重要的有機魚養殖基地和水庫漁業示范基地。
該縣2011年水利興修建設力度空前,累計投入資金2673萬元,完成713口池塘改造,完成土方722萬立方米,新增蓄水量300萬立方米。在此項重大工程中,該縣水產局主動作為,獻計獻策,當好參謀,抓住機遇,借大興水利之勢,邁水產跨越大步。
積極參與當家塘改造的工程設計。去年初,縣水產局就組織技術人員,對圩畈區水產重點鄉鎮開展水產基礎設施狀況調研,對基本具備水產養殖的池塘逐一登記造冊,準確掌握全縣當家塘現狀。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并提出水利興修兼顧水產養殖建議設想及優勢條件,在不影響水利灌溉和發揮池塘防汛抗旱功能的前提下,對塘口改造時增加養魚基礎設施,塘口改造后實行招標承包,發展池塘養魚,最大限度地發揮水面功能。漁業部門的建議很快得到縣領導的高度重視,縣政府組織水利、水產、財政、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專家論證,統一認識,研究部署水利興修和水產發展工作。由漁業和水利部門聯合組織技術人員對列入2011年當家塘改造計劃的所有池塘進行設計并同步跟蹤,池塘改造設計充分考慮漁業生產的特點,把精養池塘的建設標準貫穿于當家塘改造的全過程。如進、排水溝渠的配套,涵閘攔魚設施的設置,集魚溝(槽)的預留等,力求池塘可蓄水深度達到2米以上,池底、坡比有利于漁業生產,池埂的寬度滿足小型車輛通行,為漁業生產中漁用物資的運行和成魚起捕、運輸提供必要的條件。
參與改造后的當家塘承包人資格審定和承包合同制定。對于改造完成后的當家塘,適宜發展漁業生產的,根據池塘所有權屬,漁業部門協同所在鄉鎮和村組,制定承包協議,公開對外招標承包。權屬歸鄉鎮的,承包費上繳所在鄉鎮,主要用于池塘維護。權屬歸村組的,承包費除用于池塘維護外,一部分補助農戶,解決因池塘擴挖對土地擠占所造成的損失補償。得到村民的廣泛支持,使池塘改造工作順利開展。
指導承包戶發展高效漁業。水利興修工作給該縣漁業發展尤其池塘養殖帶來了機遇。目前塘口改造正在按照既定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已經完成的部分塘口來看,改造后的當家塘基本上都能達到精養池塘的標準,蓄水能力,進、排水設施較為完善,魚塘生產能力明顯提高,農戶承包的積極性顯著高漲。縣水產局因勢利導,鼓勵大戶、能手領頭承包;對所有改造后的當家塘,建立了新的養殖檔案。幫助鄉鎮水產技術干部建立大戶聯系制度,指導承包戶發展高效漁業。對改造后養殖面積在50畝以上的大池塘,由縣水產站確定專人,對口結對,直接幫扶,全程參與承包戶池塘精養生產過程,包括池塘養殖模式的設計,苗種的搭配,病害的防治,水質的調控等等,確保農戶豐產豐收。(懷芹)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