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穩步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和食糖等臨時收儲”等政策的影響,近期國內糧食作物價格普遍穩中有升。不過,受庫存、生產與消費前景差異的影響,玉米、稻谷與小麥價格運行走勢也開始出現分化,即小麥價格運行穩定,玉米和稻谷價格趨漲態勢明顯。
據監測顯示,自前期小麥現貨價格被玉米超越后,1月中下旬華北黃淮地區玉米和小麥的價差進一步擴大至70~120元/噸,而廣東、福建及湖南等地價差甚至達到200元/噸左右。
有分析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后期玉米、稻谷價格漲幅或仍將高于小麥,而三大糧食作物的比價關系也正在形成新的演繹。
糧食作物價格運行現分化
2月份以來,國內農產品期現貨價格整體走高,而受庫存、生產與消費前景等差異影響,當前國內三大糧食品種(小麥、玉米、稻谷)價格運行趨勢出現分化。
昨日(2月8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早稻期貨全面飄紅,其中主力合約1209已漲至2684元/噸,較前一日漲11元/噸,漲幅0.41%。
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也保持近期強勢,主力合約1209較前一日上漲18元/噸,收于2389元/噸;漲幅最大的合約1203昨日收于2363元/噸,較前一日漲23元/噸。
自去年11月下旬國家公布收儲政策以來,大連玉米主力合約1209期價上漲200元/噸以上。國內現貨玉米價格也同步攀升。與稻谷、玉米的強勢相比,小麥期貨價格繼續平穩。昨日鄭商所小麥主力合約1209收于2583元/噸,與前一日持平;其余品種漲跌幅均在5元/噸之內。
與期貨市場相比,當前三大糧食品種現貨價格分化更加明顯:小麥價格運行穩定,玉米和稻谷價格趨漲態勢明顯。“目前在河南、河北、山東等主產區,二等以上普麥價格穩定在2120元/噸左右。”中糧集團河南辦事處副主任郝令軍說,小麥價格會長時間維持平穩運行格局。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