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姜艷秋通訊員李京紅王菲)春節過后,本市部分超市設立了“臨界食品專區”,讓消費者對商品生產日期一目了然。營養專家提醒消費者,食品一定要注意保質期,過期食品對人的健康危害不小,人們不要因貪圖便宜而損害身體健康。
專家介紹,保質期是指在那個期限內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在此期限內食品的風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證。有些人對食品保質期不太重視,認為保質期過個幾天不要緊,食品只是口感變差、風味改變、質量下降,只要沒有嚴重發霉變味,就應該盡可能吃掉。事實上,一些食物,比如水果放置時間長了會出現部分腐爛變質,各種微生物就會不斷加快繁殖,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向未腐爛部分繼續擴散,即便吃的是未腐爛部分,其中的毒素依然會對人體呼吸、神經等系統形成威脅。
專家提醒,奶制品、冷凍海鮮、糧油米面,過期后都會危害健康。
奶制品:過期的牛奶不管變不變質,都不要喝。牛奶是經過消毒、滅菌后封裝的,里面仍保存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一旦過了保質期,細菌數量就會超過理化指標和衛生指標,喝了會出現腹瀉等不適癥狀,嚴重的會引起中毒。
冷凍海鮮:市場上銷售的魚、蝦、蟹、貝類水產品分為鮮活、冰鮮、冷凍和干制四大類。其中冷凍品是經過冰鮮后進入結冰狀態,在達到凍塊中心溫度-15℃時出庫,然后進入冷庫中貯藏。冷凍并不能確保海鮮完全不變質。一般冷凍海鮮在-18℃環境下,營養損失比較小,但前提條件必須是溫度一直處于穩定狀態。一旦運輸、儲存過程中溫度上升、貯存不當,很有可能使魚、蝦、蟹類產生“胺”類物質。“胺”會使冷藏的水產品產生異味,一般的“胺”對人體影響不大,但有一種叫dam的“胺”,如果一次攝入量過多對身體不好。
糧油米面:食用油通常的保質期是18個月,這是以包裝未開封為前提的。開封后食用油的保質期會相應縮短,最好3個月內食用完。米面的保質期常溫下是6—12個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溫潮濕的地方,儲藏條件也正常,可以延長到24個月。但米面一旦發霉,絕不可食用。
來源:今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