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國產奶安全事件頻發,導致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另一邊是,進口奶趁機拓展中國市場,多家商場表示,進口液態奶的銷售漸增。多個商家甚至針對進口奶做起促銷,家樂福一個月來同比增長達到10倍,但進口液態奶高價的背后質量是否也高呢?
問題一:上架就“高端”
價格畸高
昨日,記者在銷售進口液態奶較多的北京路一家大型超市現場看到,貨架上銷售的進口液態奶品牌有近10種,規格從250毫升到1升都有。據記者觀察,這些液態奶都在顯著的位置標稱原裝進口自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
與國產比,這些進口液態奶價格貴出一大截。以1升規格為例,內蒙古某品牌牛奶售價不到10元,但售價最低的進口品牌要價都超過18元。一盒標稱來自德國的“好沃德全脂牛奶”售價更達到22.5元,比國產的產品貴了125%。
又以該超市出售的標稱新西蘭產“田園”牌250毫升純牛奶為例,6盒裝售價是45.5元,或平均每盒7.58元,這個價格幾乎比國產同規格“高端牛奶”貴一倍。
而經常往返香港的市民也發現,廣州超市進口液態奶的價格比香港貴了不少。據記者昨日查詢,同樣標稱產自澳大利亞的哈維純牛奶(harveyfresh,1升),香港百佳超市的售價是14.9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2.1元,家樂福的價格是18.5元,貴出近34%。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種價差一方面和關稅、運輸、進口量多少有關,另一方面和進口液態奶進入內地時大部分都瞄準“高價格”定位有關,1升售價甚至能達到25~28元。
問題二:廠家良莠不齊質量存疑
由于運輸時需要漂洋過海,加上生產廠家良莠不齊,“洋牛奶”的安全性也開始受到各界關注。
昨日,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獲悉,在本周最新公布的2011年12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中,多個批次的進口乳制品被檢出問題。包括2.59噸新西蘭newzealanddairyprocessinglimited生產的純牛奶超過保質期,這已經是該產品接連兩個月因為同樣的原因上“黑榜”。此外,0.299噸進口自澳大利亞的“保利原味發酵乳”被指脂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