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彤彤的果實,頂著綠蓋頭,咬上一口,甜汁四溢、齒頰留香,這就是人見人愛的水果草莓。
在裕安區城南鎮關王廟村,草莓已成為當地農戶增加收入、發家致富的“效益果”。2月2日下午,在村黨總支書記張恩發的引領下,記者來到一處草莓基地,村民黃銘端正和他的兒子黃亞在自家的鋼架大棚里采摘草莓,分揀裝箱,供應春節市場。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一畝草莓一季可收獲2000公斤,畝產毛收入在1.5萬元左右,我家種植的15畝草莓,收入在20萬元上下。”作為關王廟村第一批草莓種植大戶,黃銘端從2001年便開始種植草莓,后在區、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與村里的許多草莓種植戶一起擴大了草莓種植面積。起初由于技術匱乏,同許多的草莓種植戶一樣,黃銘端家的草莓收成并不盡如人意。“通過到浙江建德、江蘇句容、長豐等地多次考察學習,我們種植草莓越來越有經驗了,結出的果實形狀好看,味道香甜,銷路也更好了!”黃銘端介紹,今年他還準備增加畝數,引進一些新的草莓品種。
黃銘端的草莓種植之路,只是關王廟村草莓種植業的一個縮影。現在市委組織部任職的汪能武,2001年作為全省第一批選派干部之一,來到城南鎮關王廟村掛職村黨支部書記,他在尋求發展村級經濟新路時,首先建起農組示范基地栽培草莓。現如今,草莓基地由當初的一二十畝增加到1000多畝,種植農戶百余戶,預計總產量達1000噸,總產值達1500萬元。農戶們的草莓越種越多、越種越好,收益也越來越高,草莓讓村民過上了甜蜜生活。
在草莓基地記者看到,無論是栽培的“豐香”,還是幾年前引進的新品種“紅顏”,該村始終注重草莓的品種特色。村草莓協會在組織農戶發展草莓經濟的同時,注重研究草莓的營養成分,根據豐富的技術經驗,推廣種植富硒草莓,應用高科技專利產品“富硒增產素”,通過作物生理生化功能合成,產生有利于人體吸收的有機態硒物質后形成天然富硒草莓,使該村的草莓品質又加上了一道“光環”。
來源:六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