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可真是大開眼界了,不僅在中日友好示范園果里學到了管理技術,還看到了天安門?!?月1日,說到年前逛北京的經歷,涇川縣飛云鄉坡頭村果農袁民寬滿臉喜色。
原來袁民寬是在村上“涇鳳”有機果品專業合作社的組織下,赴北京中日友好示范果園學習管理技術,到北方最大的果品批發市場———“新發地”,感受涇川蘋果和外地蘋果品質、包裝、價格的差距,感受全國蘋果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優質蘋果的發展方向。除了“取經”外,他們還逛了“鳥巢”、頤和園等景點。
談到北京“取經”,袁民寬感嘆道:“我務了大半輩子蘋果,連西安都沒去過,沒想到合作社這次把我們帶到北京游了一回,不僅學到了務果技術,還增長了見識哩。他們種的蘋果那才叫真正的‘有機蘋果’,示范園里每畝地只種18棵果樹,蘋果樹主桿粗得很,直徑有50多公分,我還從來沒見過那么高、那么粗的蘋果樹。蘋果樹長得高,他們的產量也高,每棵樹產量能上500公斤。他們給果樹“吃”的有機肥,殺蟲不用農藥,而是采用生物、物理殺蟲法,種出的有機蘋果每斤能賣12塊錢!”
“出去看了,長見識了,發展有機蘋果有市場。我要把取回的‘真經’給村上鄉親們好好講一講,和他們一起種植有機蘋果,共同發家致富?!痹駥挐M懷信心地說。
來源:平涼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