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昆明2月9日報道:(記者袁雪蓮、趙大春)水塘干涸,地里的麥苗枯黃得像野草,這是記者近日在云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見到的景象。
昆明正遭遇一場嚴重的干旱。據(jù)昆明市政府6日發(fā)布的消息,2011年昆明市平均降雨量僅為590毫米,與歷史同期相比偏少36.8%;干旱導致昆明市庫塘蓄水嚴重不足,30條河道斷流、89座水庫干涸,近48萬人面臨飲水困難。
在石林縣長湖鎮(zhèn),水庫壩塘干涸以后,村民們不得不前往更遠的地方取水。在長湖水庫集中供水點,維則村村民普世明忙著登記運水村民的姓名和村莊,他對記者說:“前陣子,每天取水的車輛不過五六十輛,現(xiàn)在每天都在一百七八十輛左右。”
“回家先放幾天,沉淀沉淀再用。”長湖鎮(zhèn)祖莫村村民張才林小心翼翼地給農(nóng)用車車廂鋪上幾層塑料膜,免得塑料膜穿孔水漏了。他家距離長湖水庫供水點約有7公里,每隔十天就來取一次水,每次取水大約兩噸,“這兩噸水的運輸成本,算下來金貴著呢!”
“金貴”的水當然得節(jié)省著用。張才林說,家里淘米洗菜、洗臉洗手的水都得留著,沉淀一下再用來喂牲口。至于田里的莊稼,他無奈地說:“人都顧不上了,哪還顧得上莊稼。”
記者看到,長湖鎮(zhèn)鄉(xiāng)村道路兩旁的田野或是大片裸露的土壤,或是成堆的枯枝敗葉。偶爾看見一片黃綠相間的地塊,遠遠望去以為長的是野草,走近了細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嚴重脫水的麥苗。
“如果不是干旱,現(xiàn)在小麥都有膝蓋高了,正是抽穗灌漿的時候。”看著眼前似野草一樣的小麥,長湖鎮(zhèn)豆黑村村民趙樹珍無奈地搖搖頭,嘆了一口氣:“今年的小春作物恐怕沒指望了。”
所幸的是,經(jīng)歷大旱的云南,從2009年起開始大興水利建設。其中新建的小水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石林縣長湖鎮(zhèn)松園口村村民畢有華家中,記者見到了一口新修的水窖,大約可以儲水10噸,“政府補貼3000元,自己出了幾百元,裝滿水大概可以用上一個月。”畢有華說。
據(jù)石林縣水務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趙樹平介紹,石林縣已完成抗旱保供水應急工程64件,總投資1088萬元,縣財政已安排下?lián)芨鬣l(xiāng)鎮(zhèn)抗旱拉水經(jīng)費43萬元。各地紛紛行動起來,送水進村入戶,補助村民修水窖……多管齊下的抗旱措施,讓石林縣城鄉(xiāng)居民供水有了基本保障。
“現(xiàn)在還是早春,干旱帶來的困難才剛剛顯現(xiàn),更加嚴峻的形勢還在后面。”石林縣政府新聞辦主任張雪剛表示,石林縣供水方案已經(jīng)倒排至5月31日,確保雨季到來前的人飲解困工作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來源:新華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