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生乳安全標準是否降低的熱議,速凍食品安全標準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的擔憂……食品安全標準的制修訂每每牽動各界視線,成為關注焦點。
食品安全標準直接關系老百姓健康權益,關系產業行業發展和貿易利益。擔負標準制定任務的衛生部近年來開展了哪些工作?標準的制定如何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公開透明?新華社記者近日專訪了衛生部部長陳竺。
適合我國國情的食品標準體系初步建立
問: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工作進展如何?
答: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衛生部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將食品安全納入醫改重點項目,作為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普惠制度向人民群眾提供。2009年《食品安全法》公布施行后,衛生部會同有關部門在食品安全標準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食品標準體系,內容涵蓋從原料到產品中涉及健康危害的各種衛生安全指標,包括食品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原料、生產環境、設備設施、工藝條件、衛生管理、產品出廠前檢驗等各個環節的安全要求。
問:在食品安全標準方面,衛生部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制度。公布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和企業標準備案辦法,明確標準制定、修訂程序和管理制度。組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建立健全標準審評制度。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十二五”規劃》,確定未來五年的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工作任務。
二是已制定公布185項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復配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限量、預包裝食品標簽和營養標簽、農藥殘留限量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
三是修訂公布了新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明確規定23類、2314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用量,依法撤銷了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等39種食品添加劑。
四是加快食品包裝材料標準清理工作。對行業提交的3000余種食品包裝材料進行系統清理,公布了107項包裝材料用樹脂名單。公告禁止雙酚a用于嬰幼兒奶瓶生產。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