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某超市臨近保質期產品專柜前選商品。記者周雁攝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門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對食品包裝、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有關食品儲存條件等進行自查自糾,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不過,記者昨走訪市區多家超市發現,大部分超市還未執行該做法。
“臨界”食品難分新舊混賣
昨天,記者走訪歐尚江東店、華潤萬家江北店、樂購江北店等,發現多數商家既未設“臨界食品銷售區”,也無“即將過期”提示。但商家對此并非“無知無覺”,“買一送一”、降價、特價等促銷手段層出不窮。
在歐尚江東店,一款生產日期是2011年9月5日,保質期為6個月的面包以特價與一些新鮮面包一起銷售。
家樂福江東店雖設了臨近保質期產品專柜,但專柜商品也是“混搭”,有3月份將過期的話梅,也有10月份過期的麥片、2013年過期的冰爽茶。而超市乳制品專柜上“新舊混賣”比較明顯。一款2月6日生產的寧波巴氏消毒奶(保質期7天)在“買一送一”;一款1月28日生產的蒙牛老蒙古酸奶(保質期21天)也在“買一送一”。
樂購江北店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即將過期的商品在電腦系統里都會有提示,超市當前都會在其原有貨架上做促銷降價等提示。華潤萬家負責人表示,本月底將為臨近過期的食品單獨開辟明示區域。
歡迎設專區呼吁出細則
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超市如果能把臨近過期食品放入“專區”打折銷售,一定會吸引更多消費者。
張女士也表示,贊成超市設“臨近過期食品專區”,但一定要監管,不能給人一種假冒偽劣的感覺。
而不少商家坦言,因不同食品保質期相差甚遠,“即將過期食品”標準很難界定。
“現在行業內有一套幾家大型連鎖超市在做的標準,但并非每家超市都一致?!蹦惩赓Y超市店長稱。
另據一超市采購部負責人透露,“除外部采購的食品外,超市還有自營性食品,如熟食、面包、糕點等。有的保質期長達一年甚至更久,而有些乳制品保質期才5天。”
也有商家提出問題,如果設專區,那“臨界食品”標識怎么擺?冷藏、非冷藏食品如何區分?怎樣的提示才算醒目?商家表示,“很難操作,希望能夠出臺合理有效的執行細則”。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