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滔作
化肥作為大宗農資產品,其供應價格、質量及售后服務成為今春備耕關注的熱點。今年農資市場貨源供應怎樣?價格走勢如何?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流通協會和擔負農資供應主渠道使命的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備耕農資供應充足
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聯告訴記者,歲末年初,他們已備足資源,抓調運、做配送,并為備耕展開配方施肥培訓等科技服務。今年春耕,全系統將為農民提供質優、量足、價格平穩的農資產品以及售后全程服務。
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累計為春耕購進化肥同比增長9.7%,預計今年3月份春耕啟動前,全系統準備的化肥資源量將超過7000萬噸,預計春耕期間供銷合作社系統將向農村市場銷售化肥超過6000萬噸,可以滿足全國70%的春耕用肥需求。
近年來我國化肥產量持續增長,市場資源供應充足,價格水平處于低位。但目前東北、華北地區出現了春旱的苗頭,入冬以來一直無有效降水,如旱情不能有效緩解,將不利于春耕生產,化肥市場價格也有可能出現穩中有降的態勢。
隨著科學施肥技術的宣傳和推廣,農民的施肥習慣和施肥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復合肥、復混肥的需求呈大幅上升趨勢,氮肥、磷肥等單質肥料的需求保持基本穩定,甚至有減少的趨勢。這種變化反映了農民科學種田的要求,符合未來我國化肥產業結構調整和二次加工肥料比重增加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目前化肥生產供應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化肥生產原料漲價且供應緊張,化肥生產布局調整加快、鐵路運力緊張,資金短缺且融資成本較高,種田比較效益低,農民投入積極性不高。做好2012年的春耕農資供應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新型肥料減少成本
作為全國最大的化肥供應商,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適應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的新要求,近年投入上億元用于自有工廠的產品創新和工藝技術革新,與中國農科院等多個農業科研院校合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環保型、科技型新肥料,如雙酶尿素、多酶金尿素、藍色海洋經典肥料、酶控復合肥、海藻增效復合肥和氨基酸增效復合肥等系列高效肥種。這些新型肥料給農民提供了更多選擇,為農業少投入、多產出創造了條件。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