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短缺、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是廣東的特殊省情之一。
南方日報記者王亮攝
●廣東過境水資源比較豐富,但主要集中在西江并以洪水形式出現(xiàn),而粵東、粵西諸河源短流急,粵北石灰?guī)r地區(qū)巖溶發(fā)育,水資源利用困難,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資源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
●對考核不合格的地級以上市責令限期整改,有關地級以上市要向省政府書面說明情況,并提出整改意見;整改期間,省水利廳暫停審批該地區(qū)除飲用水外的建設項目新增取水,省發(fā)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依法不予批準新增用水項目立項
日前,省政府出臺《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與之前出臺的《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相配套,構成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的重要依據(jù),成為廣東突破水資源瓶頸制約的重大舉措。
特殊省情的現(xiàn)實選擇
廣東人均水資源不多,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830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1700立方米,低于全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資源占有量。同時,水資源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廣東過境水資源比較豐富,但主要集中在西江并以洪水形式出現(xiàn),而粵東、粵西諸河源短流急,粵北石灰?guī)r地區(qū)巖溶發(fā)育,水資源利用困難,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資源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流入廣東的省界河流水質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突發(fā)性水污染事件時有發(fā)生,部分河流或河段水質出現(xiàn)惡化,珠江三角洲部分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用水需求大,但由于水質問題嚴重,出現(xiàn)“守著大江沒水喝”的尷尬局面。水資源短缺、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成為廣東的特殊省情之一。
近年來,廣東在進行全省產業(yè)布局特別是重大項目布局的時候,總是感到來自水資源“瓶頸”的制約越來越大,迫使人們要在制度框架下尋求一個能讓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案,以實現(xiàn)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
2011年,中央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廣東省委、省政府也出臺了《關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乘著這股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東風,廣東于2012年1月率先在全國出臺了《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與之相配套,《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也于日前出臺,在制度層面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9大考核指標4個考核等次
來源:南方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