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家庭菜園”租賃業等。目前,已經吸引了1000多戶城里人租種“家庭菜園”,而且提前預付一年的租金,菜農再也不用“猜行情”、“賭年頭”為賣菜發愁了,還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第六埠村農民張義建瞅準了這個商機,從7年前開始,他把自家的近4畝地整理成一片小菜園,租給了城里人種,讓城里人過足了“種菜癮”。這兩年由于小菜園租賃供不應求,土地的租賃價格也隨著上漲,由原來的每年二分地2000元上漲到2800元,每年可獲得18萬元的收入。
張義建和老伴種菜非常在行,老兩口合計,倆人年歲越來越大了,農忙時真是有點兒吃不消。張義建就緊緊抓住村里發展“家庭菜園”租賃業的機會,憑借自己的農業技術和多年種菜管理經驗,在村委會和村農民協會的支持下,干起了“家庭菜園”。60家城里人前來租種小菜園,而且還提前預付招租費,一下子讓老兩口樂得合不壟嘴。
近日記者在張義建家的二代日光溫室大棚里看到,滿眼一片蔥綠,近300個菜畦里長滿了圓白菜、生菜、香菜、茴香、油菜、油麥菜、蘿卜、芹菜等新鮮蔬菜,張義建正忙著管理蔬菜。
張義建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家庭城市小菜園辦了幾年了,確實不錯。現在有60多戶租了我們的小菜園,這小菜園施肥是自己攢的有機肥,我每天堅持鋤劃,保持土地的墑情和干濕度,你看冬天蟲子都沒有,管理得非常精心,市民們特別滿意。”每到節假日,張義建家的菜地就開始熱鬧起來,租種小菜園的城里人在“自家”的菜園子里種菜、收菜,在勞動中享受快樂,收獲新鮮蔬菜。
在采訪中恰巧遇上了該村村委會主任郝祥寶,他和我們聊了起來,今年年初該村通過天津農科院邀請了包括北京及本市的農業專家、教授對“家庭菜園”的設施建設、生產方式、種植技術、租賃模式、品種引進、管理技能、安全生產等進行了科學論證,制定了規劃。未來三到五年計劃發展城里人租賃“家庭菜園”8000-10000戶。同時,為做大做強“家庭菜園”,他們還將在菜農的田間地頭進行“五大”工程建設,改造“家庭菜園”環境,治理農田衛生;建立“家庭菜園”地頭超市;建設“家庭菜園”綜合服務區;建立“家庭菜園”文化一條街長廊;建設“家庭菜園”生日、婚禮城,從而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該村租賃“家庭菜園”。
來源:天津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