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統一、作業本統一,連學生吃零食也要統一?今日,瀏陽市青草鎮張女士反映,該鎮青草小學要求學生每人交300元零食費,由學校統一發放零食吃,“這真是聞所未聞”。(《瀟湘晨報》2月9日)
以前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吃零食,現在老師明碼標價要統一收取零食費,然后學校再統一發零食給我們吃。
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吃零食,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這300元的零食費。順著錢去溯源,這統一收取的每人300元零食費的背后就是這零食要去哪兒買?是按照市場價批發,還是指定到某個超市或者學校附近的小賣部購買?每人300元不是個小數目,這筆錢會不會成為個別人牟利的又一個借口和機會以及工具?
這樣的猜測并不是“莫須有”,因為像是老師或者學校指定到某書店購買某教輔書這樣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只不過這次不買教輔書了,而是買零食了。教輔書多少還和學生學習有點關系,像是統一收取零食費這樣的事情,讓我們聽起來甚至覺得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但還就是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禁止向學生亂收費,但這樣的事情卻每每屢禁不絕,“零食費”只是教育亂收費的一個新變種。學校里動輒成百上千的學生在某些人眼里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就是一頭長毛羊,許多人盯上了這頭“長毛羊”,想從上邊兒剪幾把羊毛下來弄點兒零花錢花花。在這些人當中,還時時會躲躲閃閃地出現老師的影子。
老師也是社會人,現在單純地用“燃燒了自己,點亮了別人”的蠟燭來要求老師,是不現實的。但是老師畢竟是個比較特殊的職業,學校也是個比較特殊的單位,他們的身上承載著這個社會諸多的純真和希望。如果老師這個群體和學校這種單位也開始肆無忌憚地打學生的主意,想從學生身上剪羊毛,這至少是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
社會有自己天然的容忍底線。雖然這個底線的彈性很大,但是一旦突破了,就會對這個社會健康的肌體造成創傷。在嚴懲教育亂收費的利劍下,我們的心理忍受力不希望一次次地遭遇類似“統一收取零食費”這樣的挑戰。
來源:光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