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10日訊 國家發改委官網9日發文稱,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水平環比上升1.5%,同比上升4.5%,食品類價格漲幅較高是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反彈的主要原因。隨著臨時性、節日性因素的消失,價格總水平漲幅將穩步回落。
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水平環比上升1.5%,同比上升4.5%,漲幅分別比去年12月份擴大1.2和0.4個百分點。在cpi同比漲幅4.5%中,去年漲價對今年1月份的翹尾影響達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為1.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較多主要是由于食品類價格漲幅較高。1月份豬肉、鮮菜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5%、23%,影響價格總水平分別上漲0.75和0.67個百分點(兩項合計達1.42個百分點),是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反彈的主要原因。肉、菜價格大幅上漲又主要是受節日需求增加和春節期間部分地區惡劣天氣雙重因素的影響,其他各類價格保持基本穩定。推薦閱讀組圖:冰島拉加爾河疑現水怪 揭秘世界各地出現的水怪 cpi反彈難撼松動預期安徽干部上書質疑江西核電廠項目 a380頻現零件裂紋 體檢不含中國我國國際收支順差波動或將加大組圖:新生代農民工工漂現象調查[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郭田勇:銀行業暴利依舊的三原因
當前,我國農業連續八年穩產增產,生豬和蔬菜生產總體穩定,農副產品供應充裕。據農業部統計,去年10月以來我國生豬生產恢復較快,春節后生豬價格將有所下降;隨著天氣轉暖,蔬菜上市量增加,價格也將逐漸下降。隨著臨時性、節日性因素的消失,價格總水平漲幅將穩步回落。
下一步,各級政府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著力構建穩價安民長效機制,繼續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進一步推進平價商店建設,促進產供銷一體化,降低流通成本;加強民生價格監管,清理規范不合理收費,切實防止價格走勢出現反彈,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