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春節都擠在1月份,為草莓的銷售帶來了少有的旺季。然而在草莓種植戶笑過之后,又將如何看待節日效應褪去后的草莓市場呢?突來的冷空氣是否讓草莓很受傷?2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橫河東畈草莓基地,聽莓農講述節后草莓價格更“親民”。
“去年溫度高、雨水多,受氣候影響草莓的產量也少,但銷售額不錯。”橫河鎮東畈草莓合作社負責人孫師傅一邊將大棚里的草莓摘下放進籃子,一邊對記者說。由于上市時間提前,去年12月23日左右草莓銷售開始進入旺季,近一個月里價格一路走高。特別是趕上元旦和春節,草莓作為新春禮品出現熱銷,市場上的零售價最高可以賣到每斤30多元,好的時候孫師傅每畝草莓地能賺8000元左右。
孫師傅給記者算了一下,從去年12月23日到今年1月底,總的銷售額大概25萬元左右,同比增長了2萬多元。“因為采下來的草莓都早早賣完了,地里的草莓還沒長熟,過年的時候都沒有草莓可賣。”
在暖洋洋的大棚里,記者看到不少草莓莖上已經結出沉甸甸的果實。有的青澀可人、白里透紅,有的半生不熟、含羞帶臊,還有的則已經鮮紅欲滴靜等采摘了。新一批的草莓快要成熟,但孫師傅卻很頭痛。“我去市場打聽了一下,去年這個時候每斤能賣22元左右,今年最好的也才賣到每斤18元。”
據了解,往年的2月份大多是春節假期,草莓的價格等過了元宵節以后才會降下來,而隨著天氣的轉暖,也會有不少市民自發上門訂購采摘。然而今年元旦、春節早早退場,使得這個旺季持續時間有些短。同時,由于冷空氣到來,氣溫相對較低,人們吃草莓的興趣不高,草莓的銷售受到影響。“我現在大一點的草莓每斤賣16元,中等的賣8元,小的就賣3元左右了。”
由于草莓的銷售季將持續到4月,很多莓農只能自謀生路。“等到過段時間天氣暖和了,草莓的銷售價應該會有所上升。”橫河鎮農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段時期一方面要靠莓農自己拓展銷路,另一方面他們計劃開展草莓采摘一日游,結合橫河的千年老樟樹、新石器時代遺址等旅游資源,為銷售淡季里的莓農找到新的出路。(陳鵬,黃士文,張朝峰)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