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期貨黃尚海
炒作的沸沸揚揚的白糖收儲終于塵埃落定,個人認為利好非常有限。
一、政策重要內容摘錄
為了穩定食糖市場價格,保護農民利益和生產積極性,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啟動食糖國家臨時收儲,數量暫定100萬噸。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則,國家第一批收儲數量先按50萬噸安排。
二、重點解讀
此前市場流傳的收儲傳聞主要關注收儲價格和收儲量,筆者認為收儲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收儲價完全符合預期,收儲量也不錯,但是收儲方式不是底價托市收購,而是限制了最高價的競價收購,因此并不能對價格形成有效支撐。
今年棉花的收儲機制是19800作為最低價無限量收購,因此可以有效的托住市場底部。而白糖的收儲價則是最高價有限制,并且還存在量的限制,采用低價優先成交的策略,可以說是封住了白糖價格上漲的空間。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糖廠的博弈。首先,我們認為中央不愿意在6550價位對白糖進行托市收購,說明中央并不認為這個價位上糖企生存困難,會影響廣西地區的白糖產業鏈。其次,由于同時也要關注西部地區的發展,以及糖廠比較強大的談判能力,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折中的收儲方案。
中央在收不收儲、收儲價格上退了一步,而糖廠和廣西地方政府在收儲的方式上進行了讓步。
三、收儲政策對糖廠的影響分析
由于收儲是限制最高價、低價成交的競價收購,因此以前利益一致的糖廠現在實際上形成了利益沖突。在有沒有收儲方面,糖廠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收儲方案出來后,能不能交上儲,就存在競爭了。以前是糖廠和中央進行博弈,現在變成了糖廠之間的博弈。這里有點像《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
如果糖廠能夠進行協商、串通,都按6550價格進行申報,那么糖廠將獲得最大的收益;如果出于對后市比較悲觀的預期,而進行搶著交儲,那么可能會使得糖廠的交儲價格較6550要低。出于對糖廠串通可能性的考慮,在收儲細則中間才特意提到了對串通價格的處罰措施。當然,怎么定義串通,以及查找證據是比較困難的。
來源:新浪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