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2月10日訊(ymg記者賴皓陽)深冬的芝罘島東口碼頭,雖有百舸但無爭流。一艘艘漁船懶怠地靠在岸邊,龜裂的船板已經表明,它們很久沒“活動”了。
“噠噠噠”,傳來一陣馬達的聲音,
漁民老陳要“出海”了。“去看看下的網打了幾條魚,哪能去賣啊,夠自己家吃就行。”老陳說,要真正出海還得等上一個月。
小漁船三個月沒出海
正月里,“海鮮貴”、“沒鮮魚”的抱怨不絕于耳,本想到東口打探一下漁民近期的動向,結果到了碼頭后悔莫及。
中午時分,記者在碼頭見到了附近居民宋國茂,他想來看看有沒有漁民撈上了鮮魚,買幾條回家嘗嘗鮮。“在這等了一個小時了,沒看見一條出海的船。”宋國茂說,這是碰運氣的事,現在天冷小船都不出海,偶爾回來幾條大船,也不一定能撈上東西。
看見有條大船上漁民在忙活,記者走上前去。“偶爾出去轉轉,大船相對安全些,今年天特別冷,小船有三個月沒出海了,不敢往深了走,打不著東西。”船主老宋一邊整著漁網,一邊告訴記者,基本每年春節前后一個月,漁船都“歇”了,市面上沒鮮魚很正常。記者在老宋的船上看到了不少海星、螺殼,“你看我這么大的網,一網下去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真正能賣出去的也就幾十斤的東西。”老宋說,現在打的東西都不值當到市場買,回來后就給親戚鄰居分著吃了。
外地大船“攪和”行情
說話間,漁民老陳來到碼頭,將自家漁船拉攏靠岸。只見面前漁船船板干裂,最底部還凍上了冰碴子,老陳拿著一個水桶往外清理積水。“從11月份就沒干活了。”老陳告訴記者,這片海域大小漁船加起來能有400多艘,但是本地漁船占了不到1/3。“都是外地船,以大船居多,以前沒有這么多外地船的時候,當地漁民過了正月二十就出海了,現在基本都要等到4月份。”老陳說,大船一般一網下去都上千斤,他們這些小漁船根本沒法比,現在被“頂”得當地打漁的越來越少。
來源:水母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