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0日報道:(記者韓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發布《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大力發展天然食品添加劑、天然香料、新型食品添加劑開發與生產新技術;將食用香精、功能糖制造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突出特色,增強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規劃”預計,到2015年,食品添加劑制造業總產值達到1100億元,產品產量達到1100萬噸,年均增長10%以上。建設5個產品特色鮮明、規模效益突出的食品添加劑和配料產業基地。
提高自主創新力以新技術帶動產業發展
“規劃”提出,加快產業整合,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手段,提高產業集中度,改變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企業規模小、產業布局分散的局面,加快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效益化方向發展;通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形式,加強產學研結合,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產業技術改造力度,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加快發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劑,鼓勵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業的發展,繼續發展優勢出口產品。
“規劃”要求,重點利用生物工程技術提高酶制劑、生物發酵制品等行業的技術水平,利用膜分離、分子蒸餾、色譜分離等現代分離提取技術,提高提取物產品質量,利用高新技術提高化學合成產品的純度。集成、使用現代化成套設備,提高企業自動化水平,推動產業整體技術進步;加快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綜合利用能力,鼓勵企業建設檢驗檢測中心,提高產品的全程檢測控制能力。
做強做大優勢產業增強品牌效應
“規劃”提出,繼續發揮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的技術優勢,將食用香精、功能糖制造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突出特色,增強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利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的原料及能源優勢,發展黃原膠、變性淀粉、氨基酸、有機酸等產品,培育一批在國際上占主導地位的龍頭企業。利用新疆、云南、河北、江西、安徽等特色原料優勢,發展色素、甜菊糖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產業。
打造名牌企業擴大產業基地規模
“規劃”預計,到2015年,食品添加劑制造業總產值達到1100億元,產品產量達到1100萬噸,年均增長10%以上。形成10個具有知名品牌、產值達20億-50億元的大型企業。建設5個產品特色鮮明、規模效益突出的食品添加劑和食品配料產業基地。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