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改革是一項適應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政策,直接影響現代農業全局的發展和職工個體的受益。而改革措施能否在基層得到有效的落實和發展,關系到改革的成敗。
安徽省華陽河農場作為安徽農墾集團下屬的一個大型農場,堅持土地流轉改革,并不斷的摸索、實踐,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良性發展的道路。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里,華陽河農場經濟增長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工農業總產值4.26億元,較上年增長7%;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2億元,較上年增長1%;實現利潤總額1096萬元,較上年增長10.8%,職均收入23500元……這一切都是發生在農場實行土地流轉改革之后。
華陽河農場廠長孫國安告訴記者,同我國其他地區的農場一樣,過去的華陽河農場,土地改革上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國家惠農強農政策的出臺,土地成為了人人爭搶的“香餑餑”。不管是農場職工子女,還是外來承租人員,都想借助土地來掙大錢。長此下去,人與地、人與人之間存矛盾日益突顯激化,影響農場的和諧穩定,也嚴重制約了職工效益的提升。
在這樣的局面下,領導班子決定打破僵局,下定決心——進行土地流轉改革。并且在改革之初,他們就明確了土地流轉的具體思路和目標:給職工連片配置身份田,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給家庭農場合理配置招標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集中部分土地資源,由農場實現規模經營,全面提升職工家庭農場和大農場的經濟效益。
農場選擇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實行土地流轉改革勢在必行,可執行起來難度不小。
圍繞土地使用問題,職工子女、外來承包人員、老職工、新的管理者之間的矛盾,短時間難以消除;另外,針對職工所提的“單方面依靠提高土地租賃費用”又將會直接影響職工收益的提升……面對困難,大家眾志成城,最終華陽河農場人用實際行動,向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科學謀劃,加快土地規模經營步伐;著力推進企業內部管理、現代大農業示范、種植業結構調整、棉花產業化發展、企業黨建和民生工程建設。
來源:中國日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