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3日報道:中新網能源頻道從中國政府網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表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立方米/日。到2015年,在全國建成20個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建成2個日產能5萬-10萬噸的國家級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和20個日產能萬噸級海水淡化示范工程,5個濃鹽水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我國是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且時空分布不均。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對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促進中西部地區苦咸水、微咸水淡化利用,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發展方式轉變。
《意見》表示,我國海水淡化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立方米/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制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海水淡化產業鏈,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根據不同海域和地區、行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及不同水質要求,針對海水淡化膜法、熱法及熱膜耦合等工藝技術,自主設計和建設運營一批海水淡化重點示范工程,到2015年建成2個日產能5萬-10萬噸的國家級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和20個日產能萬噸級海水淡化示范工程,5個濃鹽水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鼓勵沿海缺水地區在保障公共飲用水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建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城市新增用水優先使用海水淡化水,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到2015年,在全國建成20個海水淡化示范城市。選擇居民較多、淡水匱乏、關系國家海洋權益的海島作為海水淡化示范海島,將海水淡化水作為這些海島新增供水的第一水源。鼓勵結合地區特點,建設以海水淡化水作為重要水源的示范工業園區。
《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投入力度。中央預算內投資積極支持實施海水淡化重點示范工程和以市政供水為主要目的的海水淡化工程項目。對海水淡化水進入市政供水系統研究出臺適當的支持政策。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