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乳制品安全問題一直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進一步保障乳制品安全,讓老百姓能喝上“放心奶”,浙江金華市質監局從源頭著手,通過完善標準體系、創新養殖技術等舉措,大力推動奶牛養殖標準化項目,打造南方優質奶源基地,切實實現奶牛養殖規模持續擴大,鮮奶產量和質量不斷提升。
建立完善標準
自金華市質監局標準化項目實施以來,全市先后建立了6項生鮮奶質量控制的標準體系,包括生鮮奶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小區)建設與管理體系、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奶牛場疫病綜合防控體系、奶牛場標準化推廣體系和奶牛科技培訓體系等。同時,配套制修訂各類標準和各種標準化管理制度,編寫相關技術書籍,制定了奶牛養殖標準化養殖生產模式圖,編印了《畜禽養殖場標準化養殖檔案》。
近年來,在該局的指導下,金華市先后引進了15項奶牛飼養管理技術標準及多項國內外先進的奶牛飼養管理技術。同時,以項目為載體,全市共承擔《金華市奶業種質改良及乳質提升關鍵技術推廣與示范》、《奶牛主要疫病防治及鮮乳質量檢測技術研究》等30余項課題,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其中,在《金華市奶業種質改良及乳質提升關鍵技術推廣與示范》項目實施期間,浙江李子園牛奶食品公司通過引進優秀奶牛凍精和應用胚胎移植、選種選配等技術,建成了成乳牛500頭、培育牛700頭的高產奶牛核心群;通過對14類20個品種的牧草適應性對比試驗,篩選出適于金華栽培的青飼、青貯及兼用品種,并建立了300多公頃的優質牧草基地和一批青貯設施。
強化規模效應
為轉變奶業生產方式、加快推進奶業現代化建設,金華市質監局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和推動奶牛養殖散戶集中養殖,實現規模效應。一是奶牛養殖場擴建小區;二是養殖大戶興建小區;三是奶站業主創建小區。奶牛養殖小區的發展,更便于推廣奶牛鑒定、生產性能測定、規范化管理等一系列先進技術,便于提高飼養水平,便于防疫滅病、統一飼料供應、配種繁殖、銷售產品等一系列服務。婺城區瑯琊鎮后金村奶農包曉林從2002年開始養奶牛,2008年加入奶牛標準化養殖項目。他告訴記者:“根據標準化規范養殖,每天干的活沒多起來,但牛奶的數量和質量都提高了,賺的錢也多了。”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