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原州區2012年農業綜合開發白河土地治理項目區已經動工。該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李宏霞說,再過一段時間,這里就將變成“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保收”的高產穩產田。近年來,農業綜合開發為原州區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領跑現代農業的強力引擎。
原州區農業綜合開發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中低產田為重點,加快建設優質、高產、穩產、節水、高效農田,提高基本農田的生產能力。2009年以來,在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實施了中河鄉廟灣土地治理和中河高坡土地治理、中低產田改造等4個項目,高標準、高質量改造中低產田4.3萬畝。
記者日前來到彭堡鎮別莊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筆直的機耕路,一塊塊旱澇保收的方塊田,一臺臺大型噴灌機。“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后,村里的路變平了,土地肥沃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看著過去撂荒的貧瘠農田變成如今的“金土地”,村民馬玉明高興地說,改造后的農田畝增產糧食100公斤以上,高的達150公斤。
依托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原州區大力發展以馬鈴薯種薯繁育、枸杞種植等為主的現代農業,引進大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實行全程機械化操作。他們先后引進天啟、六盤山、豐禾、大地、晉悅五家區內外馬鈴薯種植、銷售企業,建成4個萬畝現代化種薯繁育基地和兩個萬畝枸杞基地,實行“公司+農戶+基地”運作模式,走上了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的道路。目前,原州區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3萬畝,馬鈴薯種薯畝均產量從節水灌溉實施前的1000公斤增加到2500公斤,畝均增產1500公斤,畝均增收3000元;枸杞畝均產量從200公斤增加到220公斤,畝均增產20公斤,畝均增收960元。
來源:寧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