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天氣炒作暫告一段落,但美國農業部2月供需報告的利多影響仍在。油脂價格在連續上攻之后,多空分歧逐漸加劇,后期或面臨方向性選擇。
美國農業部2月報告中有兩點值得重視。一是全球大豆供需缺口正在放大的事實,2011/2012年度大豆產量已經從26329萬噸的峰值降至目前的25147萬噸,雖然全球消費總量也被向下調整至516萬噸,但供需缺口卻持續放大。二是美國大豆產量降至八年來的第三低值,為8317萬噸,僅高于2007/2008年度的7286萬噸和2008/2009年度的8075萬噸。
資金介入油脂市場明顯
報告的利多基調非常明顯,至少會推升美豆指數至1280美分關口,美豆指數正常會到1308美分,最樂觀的估計就是回到2011年9月前平臺整理的中軸1350美分。目前有兩點正在印證本輪行情的有效性,即國外基金的持倉動向和國內資金的介入程度。
截至2月13日,基金在大豆上的持倉已經增加到73662手,多頭持倉比例從52%增加到68%,最近四周保持連續上升。美豆油走勢比大豆復雜,截至2月13日,基金在豆油上的持倉為凈空2475,多頭倉位比例為49.15%,接近強弱分界點50%.
春節長假以后,國內期貨市場明顯有規模性資金流入。除傳統的熱點天膠、銅和化工類品種外,資金最為關注的是農產品,其中玉米、豆粕、豆油、棉花、強麥、菜籽油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而棉花、菜籽油和強麥節前的持倉規模都明顯偏小,資金短期沖擊較大。我們可以看到資金在豆油、豆粕和玉米上流入的持續性,特別是豆油,資金增倉幅度低于豆粕,但漲幅高于豆粕,這表明資金在豆油上的運作或控制能力高于豆粕。
2月13日豆油總持倉為649000手,低于2011年11月22日向下破位的694000手,但期價卻已上漲300點。這表明行情未受到技術空頭賣盤壓力,新入場資金把握行情的主動。
油脂潛在的風險
油脂潛在的風險來自棕櫚油,因為馬來西亞和中國國內的棕櫚油庫存皆處于高位。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