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消息顯示,中美15日簽訂大豆采購訂單,中方從美國進口大豆862萬噸,金額43.1億美元。這次大豆采購訂單,是在習副主席訪問美國期間簽署,符合以往慣例,同時中國積極推進中美貿易平衡,可能還將為美國帶來更多集中出口的貿易訂單。對于市場而言,中美大豆訂單短期內對美豆價格有提振作用,不過,因市場提前消化,并且處于全年進口計劃之內,預計難以掀起更大波瀾。
近年來,受到國內油脂油料需求快速增長的提振,國內進口大豆數量逐年增多。而我國大豆產量較低,對大豆進口的依賴度高達80%。2010年、2011年大豆進口量分別達到5480萬噸和5264萬噸,其中美豆占中國大豆進口量的40%以上。不僅如此,中國目前已經成為美國出口農產品的頭號消費國,除了大豆,中國對美國棉花、玉米的進口也呈現增加之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中國將保持旺盛的對美產品的消費需求。
中美目前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兩位,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隨著交往增多,貿易摩擦也有所增加。中國一直致力于維持公平互利的貿易關系,盡量避免貿易爭奪。不過,美國卻一直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產品存在大量限制,近年來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也呈現上升趨勢,成為影響兩國經貿關系的重大障礙。
中美兩國具有較強的經濟互補性,中國產品在資本和科技型產品方面對美國不存在威脅,而相反,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優勢,這為美國提供了廉價的生活用品,如果美國能夠以公平以及積極的姿態回應中國的貿易政策,那么中國將會給美國提供更為廣闊的商品消費空間,對美國解決就業,經濟復蘇等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關于此次中美大豆訂單的簽訂對市場的影響,短期內對當前美豆市場預計將起到提振作用,但是影響可能難以持久。一方面,本次訂單處于國內進口范圍內的采購,在市場預期之內。另一方面,當前豆類市場更多關注于供需基本面。由于經濟低迷限制了壓榨需求,加上上年度南美豐產,全球大豆期末庫存緊張狀況有所緩解。在當前處于消費淡季的情況下,市場不會因采購訂單的出現而大肆炒作。未來市場焦點將集中于南美及北半球播種期天氣和作物種植面積之爭上面。(丹琴)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