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產階級對健康的興趣刺激了對堅果的需求,也將腰果和其它零食的價格推升至創紀錄水平。今年7月,腰果仁的價格達每磅4.55美元,較一年前高出逾60%。
莫桑比克素有“腰果之鄉”的美譽,目前年產6萬噸,并力爭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使腰果產量在兩年內增加到10萬噸。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腰果產量亦有不俗表現,據數據統計,該地區腰果產量已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坦桑尼亞腰果出口總值增加到了3億美元,今年幾內亞比紹預計能產腰果10.5萬噸,尼日利亞的產量將達到7萬噸。
中國對腰果的需求逐年攀升,中國將加強與南部非洲國家的合作,增加原腰果的進口。中國在腰果種植方面雖有諸多嘗試,但效果甚微。上個世紀40年代,中國海南開始引種,1960年后,從斯里蘭卡進口種子進行過試種,卻因寒害和失管荒蕪等因素,只在海南島和云南的引種成功。推廣種植后,因栽植和管理不當,產量很低。2004年中國腰果的投產面積為2500公頃,僅占世界的0.08%,產量為1050噸,僅占世界的0.05%。由于國內產量很少,因此我國腰果消費大多依賴于進口。
近年來,中國腰果進口量不斷攀升,需求量逐年上升,腰果在中國有很大的消費市場。雖然中國的廣西、廣東、云南、海南、福建等省有少量的腰果生產,但因為品種、生產環境、栽培和管理技術水平等問題,導致腰果的品質和產量與世界有很大差距。腰果生產也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每年國內腰果消費缺口的80%以上需要通過進口,這為非洲腰果生產國創造了可觀的出口市場空間。
中國政府為此還提供了政策支持。截至2010年7月,中國給予與中國建交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對華出口商品零關稅待遇受惠商品已擴大到4700多個稅目,今后將逐步涵蓋全部稅目95%的商品。在零關稅政策帶動下,非洲腰果出口中國將享受更大的優惠。
另一方面,盡管撒哈拉以南地區腰果高產,但其加工量僅占10%。莫桑比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秘書長劍虹認為:“到莫桑比克創辦腰果加工廠商機無限。中國企業可以對殼腰果進行脫殼,加工成腰果仁;可以將腰果仁加工成炒制、油炸、鹽漬、糖餞或包衣腰果等小食品;也可以用腰果釀酒、榨油。”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