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水比自來水還純凈,吃的“飯”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量身定制,住的屋有機碳含量超過40%,這就是昌平草莓的幸福生活。離第七屆昌平草莓大會開幕還有兩天,最佳觀賞期馬上就要到來。日前,記者探訪了大會主場館草莓博覽園。
不同階段不同“食譜”
與傳統草莓大棚不同的是,草莓博覽園溫室大棚里的草莓都是無土立體栽培。走進“草莓大道”景區,三種高度的種植架高低錯落,最高的在頭頂上半米左右,中等高度的有一人高(如圖),最低的大概在齊腰的位置,完全沒有長在地上的草莓,草莓像是住進了三層的樓房,整個大棚干凈整潔,連土星兒都見不到。
“我們的草莓享受的是特殊待遇。”負責布展的北京市惠之錦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政告訴記者,這里的草莓“日常起居”都和普通草莓不一樣,住’的不是土,是專用基質,有機碳含量在40%以上,特別適合草莓生長。”這些草莓‘喝’的是經過處理的水,已經將對人體和植物生長有害的氯素、重碳酸、多余的硫和錳等物質剝離了,比人們喝的自來水還要潔凈;“喂”給草莓的食物則要根據生長期、花粉分化期、開花期、果實成熟期等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食譜”。董政告訴記者,草莓的生長中需要十幾種營養成分配成的營養液,但不同階段配比不同,“開花時磷多一些,結果時鉀就要多一些。”
“日光浴場”補光照
目前,大部分草莓還是以綠色為主,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會開幕時這些草莓將呈現出最美的一面,上萬顆成熟的草莓將從空中垂下,猶如一個個小紅燈籠懸掛在天幕中。
“現在幾乎就是在按小時計算,通過對溫度、天氣變化等因素的調節,調整果實的成熟期,我們甚至還自備了‘太陽’。”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草莓喜歡陽光,但冬天的光照不一定能滿足草莓的需要,工作人員就為場館里的草莓準備了“日光浴場”led植物補光燈。這種補光燈安裝在草莓上方2米左右的位置,它發出紫藍色的光,在太陽光照不足的情況下,為草莓提供光照。
萬只“洋蜂”授粉忙
在草莓博覽園國際、國內區里,還有上萬只“洋工人”荷蘭科伯特熊蜂。這些身著黃黑色“外衣”的“洋工人”比普通蜜蜂個頭大兩倍,負責為草莓授粉,“解放”了往常忙著點花授粉的工人,還帶來了果實數量、品質的提升。
“它們可是好幫手!”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展覽展示部部長、高級農藝師劉正雄告訴記者,這種蜂能在8℃以上完成傳粉工作,尤其適應低溫和低光線的溫室作物授粉。目前,先后有80余箱、萬只熊蜂為草莓大會場館內的草莓授粉,每箱熊蜂負責1000平方米的花粉傳播。據了解,通過荷蘭熊蜂授粉可以提高草莓產量達10%以上。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