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雙節”效應影響,2012年開年首月,惠州市區物價被推向了高處。昨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了解到,今年1月,惠州市cpi同比上漲4.4%,環比上漲2.5%,同比漲幅在去年12月份回落到當年最低位后,再次出現反彈,其中,食品類價格漲幅最高,達到5.5%。
數據食品“漲勢兇”鮮菜“領頭羊”
據了解,去年惠州市區cpi各月同比漲幅有9個月均超過市政府年初制訂4%的控制目標,4月至8月更是連續5個單月漲幅突破5%的國家調控目標,不過,在6月份“見頂”(上漲6.5%)后,從7月份起逐月回落,到12月份同比指數回落到全年最低位(上漲3.2%)。
然而,由于今年1月元旦與春節“雙節合璧”,節日效應也直接拉動了cpi的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的調查顯示,1月份惠州市cpi漲幅反彈較為明顯,和去年12月相比擴大了1.2個百分點,其中,以鮮菜為代表的食品價格漲幅最高。
據悉,受春節以及低溫天氣的影響,鮮菜價格環比上漲了23.6%,雖然各類蔬菜品種之間的價格有升有降,但整體價格水平的環比處于上漲的態勢。其中,本地葉菜價格波動較小,而外地進入惠州市場的瓜果類反季節蔬菜漲幅較大,如豆角、苦瓜、茄子、荷蘭豆等。
此外,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豬肉、牛肉、羊肉、禽類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了5.3%、2.3%、8.0%和6.2%。
探訪成本齊漲炒豆干趕上紅燒肉
“每年春節期間,蔬菜價格都會達到一年當中的最高值,這首先是運輸等成本費用的上漲,其次是上市量和產量之間出現了不匹配。”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的分析師表示,惠州菜市場零售終端有一部分是外地人,他們大都回老家過春節,同時,對于很多菜農來說,節日期間基本沒有下地,整個市場供給比平時少了很多,由此也導致了菜價的上漲。
此外,由于今年春節期間南方地區長時間的陰雨、濃霧天氣,直接影響了蔬菜生長,而北方氣溫低于常年平均值,蔬菜生長速度也相對緩慢。
對此,記者在春節期間走訪惠州市區的一些農貿市場了解到,多數蔬菜的價格在春節前后半個月的差價達到了2—5元,而面對高企的菜價,許多市民也頗感“鴨梨”。
來源:南方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