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扎實推進糧食增產“三個百萬工程”的實施,指導好首府地區農業生產工作,特提出有關作物種植管理技術,供各地參考。呼市地區玉米早春種植管理技術措施如下:
(一)精細整地
對已秋翻春整的地塊,在3月下旬適時進行頂凌靶耱;未進行秋耕的地塊,可結合施基肥進行早春淺旋耕,耕后立即靶耱;對于干旱嚴重、多風的地區,播前應再次進行鎮壓提墑,以利于出苗。
(二)施足底墑水
未進行冬匯地塊,要在3月底前完成春匯地,并及時靶耱;部分失墑較快的沙壤土,可采用播后澆蒙頭水。
(三)選擇適宜品種
選用高產、穩產、耐密、抗病、抗倒的優良玉米品種,所用品種一定要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避免種植生育期偏長的品種或越區品種。
(四)適時播種,提高播種產量
內蒙古西部地區適播期為4月下旬,最晚不超過5月5日。地膜覆蓋可提前5—7天播種。播深一般以4—6厘米為宜;播后及時覆土鎮壓,使土、種緊密接觸,做到不漏壓,不拖堆,力爭一次播種保苗全、苗勻、苗壯。
(五)合理密植
一般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留苗密度可達每畝4000—4500株,土壤肥力較低的地塊則以每畝3500—4000株為宜;保灌條件下可增加到每畝4500—5000株;水肥充足的噸糧田可增加到每畝5000—6000株。一般采用等行距50厘米或60厘米種植;種植密度較高時,可采用寬窄行方式種植,窄行30厘米或40厘米,寬行70厘米或60厘米。
(六)地膜覆蓋
可采用普通覆膜(40厘米窄行上覆膜)、行間覆膜(60厘米寬行間覆膜)、寬幅覆膜(80厘米4行玉米上覆膜)、全覆膜溝播等覆膜方式。
(七)科學配方施肥
在有機肥作基肥的基礎上,一般畝施磷酸二銨12—16公斤、硫酸鉀8—12公斤作種肥,拔節期追施尿素15—18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
(八)加強田間管理
堅持良種良法配套,加強播后田間管理,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來源: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