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在微博上看見了一則“我做夢都在賣椪柑”的消息,說的是柑橘豐收卻遇銷路不暢,今年義烏某村上萬擔椪柑滯銷,村民急得團團轉的事。周曉光當即吩咐集團工會聯系購買,希望替橘農們分擔一點。
就在周曉光忙購愛心橘的時候,本網也收到了麗水橘農的“求救信號”。“蓮都的椪柑銷售今年令人堪憂,還有好幾萬斤沒賣出去,過了銷售季節柑橘爛掉農民們將血本無歸……”為了幫助橘農渡過難關,本網開通了愛心橘團購專線,網上賣橘全面啟動。
“不是衢州就是義烏,不是義烏就是麗水……為什么柑橘這東西年年種,卻年年滯銷?”不少細心的網友一邊買著愛心橘,一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的確,作為一個以開發效益農業為基礎,全力打造精品特色農業大省的浙江,為什么還會長年大量產出收購價還不如二十年前的普通柑橘?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麗水蓮都,與橘農面對面聊聊“這些年我們滯銷的柑橘”。
橘農之苦,苦在產業低端
柑橘是蓮都區農業的支柱產業,2011年全區柑橘面積達14.6萬畝、產量11.45萬噸,其中椪柑占了八成左右。
區農業局葉華偉副局長告訴記者:“目前,全區椪柑的銷售量是2.6萬噸左右,銷售進度只有30%,比往年慢了不少。不少橘農手頭上還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斤待售椪柑,銷售壓力很大。”
在開潭村,記者見到了正在橘農手中收購椪柑的周倉友。這位麗水市仙渡梅田水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正駕著三輪摩托將一件件已經封箱完畢的柑橘“擺渡”到停在村口的卡車上。
“我是上周五來這個村的,一家家地收。每天一卡車15噸,大概3-4萬斤的樣子。”周倉友指著一堆尚未裝箱的柑橘說,“這些將被裝進印有我們合作社標示的紙箱,直接從村里發往嘉興,進入當地幾家大型超市銷售。”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