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對生豬實施良種補貼政策以來,我每年可節省4000余元資金。幾年下來,已經節省2萬多元了。國家政策這么好,對養殖戶這么照顧,這更增加了我們發展養殖業的信心……”2月20日,鮑溝鎮馬河口村村民馬士彥在談起生豬良種補貼政策時,對記者說出了這番話。
馬士彥是我市大力實施生豬良種補貼受益的農民之一。自2007年我市實施國家生豬良種補貼項目以來,全市共發放生豬良種補貼資金644萬元。在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支持下,通過引進大約克、長白、杜洛克等優良種豬,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加快了生豬改良步伐,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11年底生豬存欄達到42.8萬頭,出欄62.3萬頭;能繁母豬存欄4.83萬頭;全市豬肉產量達到4.05萬噸,瘦肉型商品豬飼養比例達到98%以上。
在發展生豬生產中,我市積極推廣生豬良種繁育技術,不僅提升了生豬綜合生產能力和肉品品質,促進了養豬業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引導了農民由散養形式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形成了東郭、龍陽、東沙河等鎮以母豬飼養為主的仔豬繁育區域,以洪緒、級索、姜屯、大塢、濱湖、西崗、鮑溝、張汪等鎮為商品肉豬生產的區域格局,增加了農民收入。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