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李滄工商分局獲悉,永清路工商所從轄區內的食品經銷點,購買了多種食品,送到北京進行質量檢測,發現一業戶銷售的高密產“地花”牌濃香花生油不合格。昨日,執法人員查處了這起違法案件,并對業戶予以2000元罰款。
北京檢測9項指標不合格
昨日,記者了解到,李滄工商分局日前參與了全市流通環節食用油質量專項抽檢活動,從位于重慶中路的一家商行經營的“地花牌”花生油中,隨機抽取了兩桶,送往北京市理化分析檢測中心進行檢驗。
檢測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其中檢驗項目脂肪酸組成中的豆蔻酸、棕櫚一烯酸、亞油酸、亞麻酸、芥酸超標,油酸、花生酸、山崳酸、木焦油酸等9項質量指標不達標,因此該批次產品綜合判定為不合格。
工商執法違法業戶罰兩千
商行的老板遲某看著檢測報告,卻不以為然。“這批花生油我是從高密市一個公司的推銷員那里進的,他把廠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和檢測報告都給我看了,我覺得沒啥問題,就進了20桶。”遲某表示,他進這批貨沒賺到多少錢,進價是每桶66.25元,他每桶才賣70元,“全賣了也賺不到多少錢!你們應該去找廠家,我怎么知道這批花生油質量不合格。”遲某向執法人員一個勁兒地訴苦。執法人員告訴遲某,他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屬于違法行為。昨日,對其做出了罰款2000元的處罰。記者了解到,除了用于抽檢的兩桶油外,其余的18桶“問題油”已經被市民買走。
連線廠家員工貼錯了標簽
記者看到,該花生油的包裝上寫著生產廠家是高密市龍山糧油有限公司,產品名稱是濃香花生油,商標是地花,是2011年5月18日生產的,規格是5升/桶。記者隨后聯系了高密市龍山糧油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范先生告訴記者,他這家公司屬于小型公司,已經從事生產約五年了,這批被檢測的“問題油”是個“誤會”,“是新來的車間員工在貼標簽裝貨的過程中弄錯了,把花生調和油的桶上貼上了濃香花生油的標簽。”含不飽和脂肪酸、亞油由于各項脂肪酸含量不合相關標準,所以該品牌該批次所謂的濃香花生油就變成了食用調和油,欺騙了消費者。
相關新聞
工商撥出專款每季送檢食品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