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雨水比較多,蔬菜大棚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使菜苗的根莖不至于因為積水較多而腐爛。”2月24日,漳平市和平鎮東坑村菜農黃春木說道。在百畝蔬菜大棚里,菜農們忙著翻土、挖穴、移栽小菜苗、施肥。
東坑村蔬菜基地是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去年該市投入200多萬元幫助菜農搭起了300多畝的蔬菜大棚,大大增強了菜農種菜積極性。據該村村主任黃振武介紹,與傳統的露天種植相比,蔬菜大棚種植的農產品成熟期提前,品質更好,市場價格更高,每畝收益可達到4萬元,可為農民增加收入30%以上。此外,東坑村還采取“村集體+專業合作社+村民”的投資模式,充分利用各項惠農政策,引導村民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并根據市場需求,種植生產適銷對路的農副產品。今年,該市大力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提高蔬菜抗寒防凍、錯時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已扶持南洋、新橋、和平等鄉鎮農民建立蔬菜大棚近500多畝,并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種植戶給予補貼,讓農民們種得熱心,賣得舒心,賺得開心。
來源:閩西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