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中國大豆產業鏈處于“崩潰”邊緣

2024-05-02 04:32:53 來源: 作者/編輯:小編 瀏覽次數:3899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占世界大豆貿易50%以上的中國,正面臨著與鐵礦石進口一樣的尷尬局面,中國正在成為失去定價權的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在2012年開年之初,中糧集團和中國儲備糧管理公司在美國簽署了采購1340萬噸大豆的協議,價值67億美元。

據外電稱,上述交易中單日即向中國出售292萬噸美國大豆,創下美國農業部單日銷售紀錄。2011月1月,美國大豆銷售紀錄曾升至高點,也不過274萬噸,當然那也是售往中國。

面對逐年增加的大豆進口量,中國的大豆市場正受到來自美國的嚴重沖擊,我國大豆行業的整個產業鏈條處在“崩潰”邊緣。

種植面積銳減

為實現糧食穩產增產,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再次作出犧牲。

占全國大豆產量三分之二的黑龍江省2011年初決定:為確保全省糧食作物面積穩定在2億畝,黑龍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別增加650萬畝和350萬畝,大豆則調減到5000萬畝。

“2010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為6717萬畝,已經比上一年減少了576萬畝,降幅接近8%。”有業內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根據黑龍江大豆協會的統計,2009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比2008年減少4%。業內人士擔憂,如果播種面積繼續減少,黑龍江的油脂企業將陷入更為嚴重的困難,整個產業的惡性循環將不可避免。

然而,對于農業產業政策制定者而言,這又是個難題:種植國產大豆經濟效益并不高,而且種植大豆就意味著減少主糧的種植面積,保住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的種植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更具有戰略意義。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學會會長王朗玲認為,2009年,國產大豆產量大概為1600萬噸,而進口大豆達到4255萬噸,同比增加13.7%。進口低價大豆已經嚴重地沖擊到國內大豆產業,國內大豆加工產業從種植、生產到銷售,整個產業鏈都受到擠壓。

企業選擇使用低價的轉基因進口大豆,顯得很“劃算”。一組數據能說明美國大豆相對于中國大豆的優勢。2011年至2012年度,美國大豆平均每公頃產量為2.79噸,而巴西每公頃產量為2.88噸。中國大豆每公頃產量僅1.76噸,美國單位面積產量比國產大豆高出58.5%。

美國大豆轉基因產品較多,出油率比中國國產大豆高。美國大豆出油率達18.5%,中國大豆出油率約16.5%。這意味著,同樣1噸大豆,美國大豆可產出大豆油185公斤,中國大豆只能產出165公斤。按每公斤9元計算,多出20公斤可多收入180元,顯然不是小數。

據中華油脂網測算數據顯示,廣州地區進口大豆3850元/噸,加工成本100元/噸,出油率按18.5%計算,出粕率按78.5%計算,四級豆油價格為8900元/噸,豆粕價格為3100元/噸,油廠盈利水平約130元/噸。使用進口大豆多出的20公斤豆油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油廠的利潤水平。

據了解,盡管進口大豆一度價格高達每噸4300元左右,東北大豆每噸不到4000元,但企業更愿意接受整船的進口豆,也不愿派人下到中國農村收購。收購大豆看似價低,等企業真收上來,加上人力物力成本,每噸的價格比進口大豆成本還高。

黑龍江大豆協會一位負責人說,省內的油脂企業迫于生存壓力,紛紛上演大逃亡:“這些企業基本都是兩個工廠沿海的工廠可以直接使用進口大豆,作為企業支柱;在黑龍江的工廠則視情況而階段性開工。”

國產大豆在世界市場上備受青睞

當國產大豆在榨油領域被進口大豆擠到“墻角”的時候,非轉基因的絕對優勢卻讓中國大豆在大豆蛋白等食品工業領域成為國際范圍內的強勢產業。

不過遺憾的是,這樣的強勢并沒有讓非轉基因大豆種植成為農民首選。中國大豆產業協會預計,未來5到10年,中國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將面臨原料短缺。

“近10年來,世界大豆總產平均遞增4%,但是增加的多是飼料級轉基因大豆,而不是食品級非轉基因大豆。”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登高告訴記者,屢被削減種植面積的中國大豆卻頗受外國人青睞。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提供的報告顯示,中國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經在國際貿易中占據50%的份額。

“在國際市場上,美國有2500余種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達60余萬噸。”劉登高說,即便大豆貿易與加工的世界級巨頭美國嘉吉公司,也要進口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紐崔萊”,也是使用中國的大豆蛋白為原料制作的。

據谷神集團董事長李登龍介紹,5年前,到中國進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幾個國家,現在已有50多個國家來中國進口大豆蛋白粉。

在中國大豆產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里,我國目前大豆蛋白食品在歐美市場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長,我國用于食品加工的國產大豆也以每年100萬噸的速度遞增,2010年總量超過1000萬噸,占總產量65%。

據了解,與國內食用油加工行業約5%的利潤率相比,大豆蛋白產品27%左右的利潤率幾乎是“暴利”。

另據豆制品專業委員會統計,2009年加工國產大豆比2008年增長64%,銷售額相應增加40%。2007年,全國大豆加工銷售額上億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達到24家,目前銷售額上10億元的企業已經出現兩家。

不過,國產大豆食品加工業看似不錯的前景目前并沒有給豆農帶來種豆的熱情。

劉登高告訴記者,進口沖擊和豆農收益下降成為多年解決不了的主要問題。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資深行業分析師詹瑾稱,雖然國儲收購價格較高,但標準嚴格,只有小部分國產大豆才能達標,“農民要賣豆給國儲就要增加運輸、倉儲等費用。其次,大豆與玉米、水稻有競爭關系,而其種植利潤并不如后兩者,再加上國家首先要保障糧食供給,不會大幅增種大豆。”

據了解,在2010年糧食價格普漲的情況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糧食作物市場收購價漲幅分別為9%、13%、6%,大豆每畝收益約215元,玉米每畝收益約300元,遠高于大豆,農民種植大豆的意愿持續下降。

扶持政策被指“不給力”

200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宣布給收購國產大豆的加工企業每噸160元的補貼,以拉平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的價差。

根據這個政策,油脂加工企業必須按照每噸3740元的價格收購國產大豆,但是政策利好似乎并沒有被業界認可。

一位加工企業負責人道出其中原因:“從2010年11月開始,5個月的時間里,進口大豆從每噸3900元~4000元下滑至現在的3200 元~3300元,市場變化這么大,大豆補貼政策仍然維持在每噸160元,當時還爭著要坐上這班政策車,現在,還有幾個企業看重這個?”

黑龍江大豆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從政策執行層面看,國家的補貼政策確實有些滯后。

據測算,按照國家規定的每噸3740元的收購價格,即便有每噸160元的補貼,現在每噸國產大豆加工下來企業仍要虧損160元左右。

數據顯示,黑龍江農戶賣出的380萬噸的大豆,一大半以上賣給國儲庫。而以往在大豆收購市場唱主角的本地的油脂企業,今年卻基本退出了收購市場。

黑龍江金泉集團負責人說,作為黑龍江省民營油脂企業的龍頭,他的產品一直打不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場。“如今在東北以外的地區已經看不到國產大豆生產的豆油了,國產大豆已經基本退出榨油市場了!”

面對大豆困局,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應把大豆作為國家戰略資源考慮,給大豆種植以重點扶持。

大豆產業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產業,涉及到生產、油脂加工、食品加工、養殖業、醫藥、化纖等多個行業。中國有1億人口依賴大豆生產,涉及6000萬農民和近百萬大豆加工企業職工就業。放棄大豆榨油業等于放棄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眾多的就業機會,也放棄了中國的糧食安全。

有專家建議,現階段要提高大豆的補貼標準并擴大補貼范圍,由目前的補貼部分種植面積擴大到全部補貼,并將補貼方式由補供種企業改為直補農戶。

據了解,在《2002年農業法案》生效后,美國農民每生產1噸大豆得到的政府補貼,從90年代初期的15.2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1美元。

美國政府的大豆補貼政策對中國大豆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受美國大豆低廉價格的影響,近幾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激增,大豆已成為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第三大產品,僅次于飛機和半導體。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09年8月6日,中國進口美國大豆1980萬噸,同比增長44.53%;中國進口量占美國大豆出口的55%,較去年同期增長12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我國補貼標準低、范圍小,大豆保護體系不健全,阻礙了我國大豆作物的國際競爭力。(元冬)

來源:工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中國大豆產業鏈處于“崩潰”邊緣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亚洲欧洲久久av|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浪潮| 少妇无套内谢久久久久|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电|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16|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成人a毛片久久免费播放|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高潮|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99蜜桃臀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