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3月2日電(記者 連肖)一批沉寂多年的重慶老字號重出江湖,勾起老重慶人的無限記憶。各店鋪自開張以來每天門庭若市,仿佛迎來“第二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舊城拆遷體制改革等原因,重慶老字號一度瀕臨絕跡。近年來,擁有近20個老字號小吃的重慶市渝中區,已推動6家老字號重新開張。
3月2日,僅開張5天的正東擔擔面老字號店再次出現“食客井噴”現象,長幾十米的“食客長龍”從店內一直排到店外。為了能吃上一碗正東擔擔面,食客們不惜排隊等候一兩個小時。推薦閱讀內地公款吃喝年開銷3000億 九三學社建議三公浪費入刑 中國十年來首減美債pmi連升三月 寬松仍有必要默多克趕走兒子 親理英報紙業務鄭州黃河公路大橋超期收費16年組圖:首批全國兩會政協委員抵京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趙曉:房地產調控有兩種方式
擔擔面源于草根階層,因商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重慶渝中區商業發展公司營運部部長康長榮告訴記者,正東擔擔面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由董德民陳淑云夫婦開創,其店面擁擠狹窄,但面條細薄勁道,鹵汁配料講究鮮嫩酥香。其老店拆遷后隱退江湖。
記者在復開的正東擔擔面店鋪內看到,其店內裝飾典雅,墻上掛著十幾幅重慶老照片,照片上灰蒙蒙的梯坎碼頭和樓房,讓整個店鋪氛圍顯得復古味十足。“20年后再來,店面變了,面的味道卻沒變。”57歲的食客劉黎福如是說。
與正東擔擔面同時復出的還有陸稿薦。康長榮說,陸稿薦原是蘇州百年老字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遷入重慶,以賣涼鹵菜而聞名,其售賣的凍羊羔郩肉五香熏魚被稱為“江南三絕”。記者探訪發現,陸稿薦在保留招牌菜的基礎上,還新添了紅酒果酒等品種,深受年輕食客的青睞。
在日趨同質化的城市里,老字號為重慶人拾起了曾經的記憶和口味。吳抄手九園包子小濱樓……記者走訪發現,這些懷舊氛圍濃郁的老字號生意都十分紅火。
據重慶市商委消息,包括歇業的店鋪在內,重慶老字號共有上百個,其中包括19個中華老字號。為集中展示和扶持重慶老字號,一條古色古香的老字號商業街正在規劃中。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