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南縣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冬馬鈴薯。今年全縣冬馬鈴薯種植面積達7萬畝,目前收獲和銷售已經結束,共生產和銷售鮮薯14.3萬噸,田間收購均價1.0元/公斤,實現產值1.43億元,畝純收入1200元以上,僅冬馬鈴薯就實現薯農人均增收900元以上。在全國馬鈴薯價格相對低迷的情況下,今年該縣冬馬鈴薯生產發展、銷售順利,冬馬鈴薯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一、加強組織領導。“著力打造全國冬季馬鈴薯第一縣”是該縣縣委、縣政府做出的重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決策,他們將冬馬鈴薯列入全縣五大富民工程之一來抓,建立了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冬馬鈴薯產業發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二、努力發展生產。該縣按照縣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加大宣傳、強化培訓、加強示范、落實面積、科技入戶等措施,努力提高冬馬鈴薯種植水平,增加冬馬鈴薯面積和產量。今年,全縣冬馬鈴薯種植面積達7萬畝,比去年增加1萬畝,增16.7%;鮮薯產量14.3萬噸,比去年增加4.0萬噸,增40.0%;單產水平比去年提高約300公斤。
三、強化營銷服務。為了促進冬馬鈴薯銷售,該縣努力強化營銷服務。組織人員赴西昌、成都、綿陽、重慶等地進行市場考察,多方收集市場信息;積極引進云南、成都、綿陽、重慶等地的馬鈴薯經銷商,努力搭建良好的冬馬鈴薯銷售平臺;召開冬馬鈴薯營銷工作座談會,提出應對市場的策略;精心組織白鶴灘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參加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優質農產品迎春大聯展,加強寧南冬馬鈴薯產品宣傳;同時,為迎合當前消費者消費習慣改進產品包裝,改大袋銷售為小包裝出售,不僅銷售價格提高,而且銷售量大增,銷售價格比同期云南巧家、小江、陸良等地的冬馬鈴薯田間收購價格每公斤高出0.1元。
四、開展“農超對接”。開展“農超對接”,組織白鶴灘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與西昌家佳超市簽訂農產品直供采購合同,專業合作社定時向超市專供優質冬馬鈴薯,實現馬鈴薯直接進超市,減少流通環節,帶動提高馬鈴薯田間收購價格,不僅實現了幫助薯農銷售馬鈴薯,還真正實現了薯農利益最大化。
五、抓好接茬種植。為了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薯農收入,該縣還積極抓好冬馬鈴薯種植田塊的接茬種植,充分利用冬馬鈴薯收獲到大春種植的空閑階段,動員廣大薯農種植早玉米、早黃豆和各種早熟蔬菜。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