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川:滇西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顆璀璨明珠
記者柏斌通訊員王文彪報道2011年,云南省賓川縣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開拓創新,真抓實干,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去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37億元和4918元,較2010年分別增23.16%和25.65%。
農業產業化建設有效推進
2011年,全縣共爭取到各種補貼資金3676.57萬元,其中購機補貼資金802.89萬元,共計補貼機具3078臺套,居全州首位、全省前列。其中全縣有一定規模的農業企業有2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州級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122個,農民經紀人近4000人。建成冷庫79座,庫容量達8萬m3,泡沫塑料箱加工廠12個。先后與沃爾瑪、華潤萬家大型連鎖超市和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了葡萄農超對接。
優質水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全縣優質水果產業呈現出區域化布局、規?;a、產業化經營的良好發展格局。2011年全縣優質水果總面積達23.31萬畝,其中掛果面積達17.38萬畝,總產量和總產值達51萬噸和20.4億元。僅葡萄種植面積就達12.24萬畝,7.47萬畝已掛果面積實現總產22.31萬噸,產值13.65億元。
科技示范推廣工作深入推進
2011年,全縣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36.82萬畝,大面積入戶率和核心示范樣板入戶率均達100%。完成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樣板5.1萬畝,糧食間套種33.46萬畝。推廣物理殺蟲燈、太陽能殺蟲燈、色板誘蟲、性誘劑誘蟲等綠色防控技術5萬畝,葡萄避雨栽培技術5千畝、水果套袋技術8萬余畝。累計推廣自壓滴灌技術5萬畝,每年節水4118萬立方米,節肥344萬公斤,省工35萬個,實現節本增效1.23億元。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高
來源:云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