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友拍攝蔬菜準備上傳微博
微博帶來的“奇跡”:
曾經
2008年下半年,他投入1萬元在自家的半畝地里種植生態蔬菜,時隔兩年才將成本收回。在這期間,他幾乎沒有賺到錢。
現在
他8畝多地的生態蔬菜供不應求,固定客戶40余戶,非固定客戶約10戶,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利潤。
今年2月28日,他還登上央視“舞臺”,參加了“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節目錄制,該節目將于3月7日播出。
將來
截至前晚9時成都商報記者發稿時,李學友的微博粉絲量已經達到3628位。在他看來,這些都是潛在的顧客資源……
買電腦開微博顧客寥寥差點放棄
李學友家住郫縣安德鎮園田村4組,初中文化。種田賣菜維生的他平時很空閑,于是買了臺電腦并安了網線,準備平日在網上斗地主打發時間。2008年,村上讓他們上了一個農民論壇,并因此認識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志愿者。據園田村黨支部書記朱華林介紹,三年多前,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園田村試推廣生態農耕。
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李學友開始嘗試在自家的半畝地里種植生態蔬菜,不用化肥和農藥。李學友告訴成都商報記者,2008年種植生態蔬菜以前他家有4畝多地,種植韭菜。那時,一年的純收入有3萬余元。2008年下半年,他投入1萬元種植生態蔬菜,時隔兩年才將成本收回。在這期間,他幾乎沒有賺到錢。2010年的一天,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志愿者的幫助下,李學友開通了新浪微博。開通微博后,李學友想到這個平臺并不用自己支付任何成本,便開始在上面打廣告介紹自己的生態蔬菜。內容很簡單,就是發布自己售賣生態蔬菜、生態蔬菜如何健康的信息。沒想到3個月后,一位顧客在微博上詢問李學友的住址后,便開車來摘了些蔬菜。李學友雖然沒讓這位買主付錢,但他相信可以用微博推廣自己的生態蔬菜。為了讓微博獲得更廣泛的關注,他試過不少方法,可很長一段時間,這些發布的微博信息都沒有給李學友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
李學友說,那時他差點放棄種植生態蔬菜、放棄更新微博。不過,網友們的評論又給了李學友使用微博來繼續推廣自己種植的蔬菜的力量。2011年8月的一天,李學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老外在市集購買他家蔬菜的照片,瞬間竟被轉發了幾百次。他的粉絲數也在隨后兩天上升了好幾百。
來源:四川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