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2-03-05(中國商業電訊)--據我國衛生部相關報道,我國每年約8.36億人次患急性感染性腹瀉,其中小于5歲的小兒約2.04億,是發病最多的年齡。感染性腹瀉便秘更屬于嬰幼兒多發病,特別是非母乳喂養的嬰幼兒最為多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嬰幼兒功能性腸道疾病(便秘和腹瀉)的發病率為3.8%。推薦閱讀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光罵解決不了壟斷問題 李稻葵:股民讓我傷心 業內稱油品質量問題為逃稅所致近八成個人投資者去年虧損假證販用諜報裝備敢刻白宮用章組圖:成都理工大學生內衣秀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何誠穎:房價合理回歸空間有多大
腸道的宿主防御功能尚不成熟是嬰幼兒腸道疾病發生的主要病因之一。嬰幼兒沒有形成規律的排便習慣;膳食結構不合理:蛋白質食物攝入偏多含碳水化合物攝入少且過于精細含膳食纖維食物(豆類水果蔬菜)攝入不足;腸道菌群失調:功能性便秘或腹瀉患兒腸道內專性厭氧菌(雙歧桿菌)減少,而兼性厭氧菌(革蘭陰性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及其他有害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腸毒素和有害物質,腸內環境極度污染,腸蠕動減慢,造成腸功能紊亂。
科學家對母乳中低聚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其增殖嬰幼兒腸內雙歧桿菌等有益菌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嬰幼兒機體免疫力等功能被科學家們所發現與重視。有益菌大量繁殖是菌叢生態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
健康人體,其腸內的有益菌足以抑制有害菌并能維持在相對的優勢狀態;嬰幼兒腸道繁育尚未完善,定植于腸道內且占優勢有益菌處于不穩定狀態,腸內菌叢的平衡的不穩定就會發生腹瀉或便秘等常見嬰幼兒消化不良癥狀。保障嬰幼兒腸胃的正常蠕動,運轉良好,需要大量益生菌,使其在腸道內占據主導作用。
在了解了益生菌對嬰幼兒腸道的重要作用后,怎樣有效增殖腸道內的益生菌數量呢?來自荷蘭的乳粉專家康維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研究人員表示,益生元低聚果糖作為益生菌的養料,是增殖益生菌雙歧桿菌的主要最適合來源。
來源:中國商業電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