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寒氣逼人,棚內溫暖如春。2月25日,溆浦縣觀音閣鎮坪里村的草莓大棚內,滿園的草莓紅艷欲滴,香飄四溢,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不少客商在棚內采購草莓,當地村民正忙著把草莓銷往縣城各處。
“今年的草莓品質好,產量高,不愁不賺錢啊。”坪里村村主任鄧龍瑞一邊招呼采摘的客戶,一邊笑呵呵地介紹說。由于當地草莓全部引進的優質品種,加之使用的是有機肥料,這里的草莓有著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僅溆浦縣城市場就供不應求,草莓種植的經濟效益自然是相當可觀。從去年11月到現在,這里草莓的批發價一直維持在30元一公斤左右,2011年全村的草莓收入就達到了80多萬元。
據悉,為突破農民增收瓶頸,加快農村經濟發展,90年代末,觀音閣鎮坪里村幾名有思想的年輕人從湘潭農科所引進大棚草莓栽培技術,鄧龍瑞便是其中的一個。為了使草莓種植產業逐漸在當地“生根立足”,2008年該村組織成立了草莓專業合作社,并對全村草莓種植實行統一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統一技術指導和服務,統一種植管理,統一提供市場信息。有了草莓專業合作社這個“大平臺”,同時通過當地黨委、政府和種植大戶的“結對幫扶”,目前,全村草莓種植大戶有20多戶,草莓種植面積也由開始二、三畝發展到了現在近100多畝規模。
“一年一畝地就賺得近萬元,種草莓比種其他農作物更有盼頭。”58歲的當地老農鄧龍柏說,以前一直靠著種地維持生計,除了種水稻就從來沒想過可以通過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多賺點錢。近幾年看到不少村民依靠種植草莓都脫貧致富了,鄧龍柏在當地合作社的指導幫助下,把僅有的幾畝農田里全部種上了草莓。一年一千元一畝的投資成本卻換得一萬多元的純收入,看著現今大棚里可觀的草莓收成,鄧龍柏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也成了草莓種植“大贏家”。
依托小小的草莓,溆浦縣觀音閣鎮坪里村的鄉親們如今都走上發家致富路。通過草莓種植帶來的經濟效益,2010年該村還被評為“懷化市新農村建設百強村”,村子的經濟發展轉眼步入了新的可喜局面。該村村主任鄧龍瑞說,新年一開始村民都計劃著把草莓種植繼續擴大,希望依靠溆浦“兩鐵三高十二國(省)道”的交通優勢,把這一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