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斌鵠)昨日,記者在浐灞生態區看到一個個黃色小木箱,安裝在大樹上、大樓上。這些精致的黃色小箱子,就是生態區專門為小鳥制作的“鳥巢”,旨在吸引更多的小鳥“駐足”并“落戶”。
為了打造鳥類棲息地,使浐河、灞河成為鳥類生活、聚集、棲息、繁衍和市民觀賞鳥的休閑場所,2010年上半年浐灞生態區在世園會會址邊的灞河上建設2個鳥島,a島面積23750平方米,b島面積17710平方米。目前,1000多只野鴨和數百只天鵝,作為“主人”生活在2個鳥島。為了讓更多的小鳥安家浐灞生態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今年浐灞生態區又決定在全區多個路段,安置人工鳥巢,為鳥類生活營造良好環境。記者了解到,此次首批安裝的“鳥巢”,共有200個,分布在世園會會址、灞河a島、商務中心等生態區內的8個不同路段。
經調查,目前生態區鳥類由120種增至196種,包括3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和1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野生維管植物由169種增至210種。其中,茨藻科植物為省內首次發現,植物群落由17個群叢增至27個,蘆葦、香蒲等挺水植物群落面積新增6.17公頃。同時,浐灞生態區內植物種類明顯增加,區內野生維管植物由初期的46科、114屬、169種增加到55科、142屬、210種,包括兩種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植物群落數量尤其是水濕生植被明顯增加,由5個群系、17個群叢增加到6個群系、27個群叢。昆蟲種類明顯增加,其中最常見的蝴蝶就有15種之多。
來源:西安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