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報道:有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計劃”作推力,臺灣商品進入甬城速度快馬加鞭。據寧波最新海關統計,1月份寧波口岸進口原產于臺灣的ecfa貨物累計11萬噸,總額1.6億美元。雖有春節長假影響,但2012年首月進口總額仍高于2011年月均進出口總額(1.1億美元),實現良好開局。稅收優惠額4130萬元,進口量占同期全國進口ecfa貨物總量的53.49%,仍居全國首位。記者從市區一些報關公司獲悉,本月起臺灣烏龍茶、秋刀魚也將陸續抵甬。
據記者了解,自2011年1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計劃啟動第一階段以來,國內ecfa貨物“第一口岸”的桂冠就一直屬于寧波口岸。截至2011年底,寧波口岸進口原產于臺灣的ecfa貨物80.8萬噸,貨值13.3億美元,稅收優惠額1.7億元,進口量占同期全國進口ecfa貨物總量的42.41%,居全國首位,為2011年精彩收官。
2012年1月1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計劃啟動第二階段降稅,大陸自臺進口產品降稅幅度進一步加大,涉及產品更加廣泛。今年1月份,寧波口岸進口的ecfa貨物涉及56種商品,商品種類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產品種類的豐富使原產于臺灣的山地自行車、汽車配件等產品以實惠的價格進入尋常百姓家。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匯星貿易有限公司業務員陳丹敏表示:“以我們進口的原產于臺灣的山地自行車為例,2011年之前進口關稅是13%,ecfa第一階段降稅后變成了5%,今年關稅直接降到零,進口的臺灣產品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不過,化工原料仍是臺灣進口商品的“大頭”,化工原料的表現依然強勁,進口量占ecfa進口總量的八成以上。對二甲苯仍然是進口量最大的單一商品,1月份寧波口岸共進口原產于臺灣的對二甲苯3.6萬噸,價值5420萬美元。
來源:中國寧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