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出現的高端白酒漲價風潮,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說,“企業和流通領域都要自律,要加強協調、監管,摒棄高價奢侈路線。”與此同時,季克良也指出,流通領域隨意亂漲價不利于企業自身品牌形象和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國白酒行業不要盲目擴大產能,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季克良的發言揭露了目前白酒行業存在的三大問題:一、高端白酒終端價格頻頻上漲;二、一些企業開始走高價奢侈路線,產品定價千元甚至萬元以上;三、受白酒行業景氣度高漲、終端市場需求旺盛等因素影響,一些企業斥巨資開啟3年或5年產能擴張計劃,盲目擴大產能。
上述三大問題均對白酒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周思然認為,首先,終端價格的頻頻上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產品出廠價的上揚,提高了產品毛利率,增加了利潤空間,有利于企業業績的增厚,但另一方面價格的上漲也損害了白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整體形象,首當其沖受損的必然是茅臺、五糧液[35.02-0.34%]等高端市場的領軍人物,不僅損害了這些企業的形象,也干擾了這些企業的健康發展進程。
其次,針對一些企業啟動奢侈品發展路線問題,業內也充斥著各種聲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白酒擁有較高的文化品位、精神價值和藝術價值,具備發展為奢侈品的潛力。為搶先占據白酒奢侈品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不少企業已經著手推出定價上千甚至上萬的產品,然而其中一些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尚弱,不具備發展奢侈品的能力,這無疑干擾了白酒奢侈品市場的發展。
第三,隨著高端市場的成長,以茅臺為首的名優酒產能不足現狀逐漸顯現,為緩解這一局面,這些企業開啟了產能擴張計劃,為未來發展奠定了豐富的基酒資源。事實上,面對日益增長的白酒消費市場,基酒確實是白酒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資源,然而為應對未來市場,目前已有不少企業斥資投入產能的擴張行動中,這一擴張步伐遠遠超過了市場的增長速度,如此必然會造成未來白酒市場上產能過剩的局面。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