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道,連日陰雨,浦東李阿姨買菜時發現,綠葉菜價上漲了不少。“前兩天還是4元的菜薹,今天賣到了6元。”李阿姨對記者說,“只好少買點,大人先少吃,給孩子多留些。”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產于上海郊區的“郊菜”是價格上漲的主力,而其中又以青菜類蔬菜漲價為主,部分青菜漲幅甚至高達五成。受價格影響,外地蔬菜和價格保持平穩的豆制品在消費者中受到了追捧。
市場探訪
綠葉菜最高漲幅達五成
在浦東東建路菜市場,記者看到,綠葉菜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漲幅最高的達到五成。一位菜販表示,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連日陰雨,“進不到貨”。而另一位菜販發愁地說:“我們也不希望價格上漲,總想著價格降下來點,你們也好多買點,像現在這樣,我們的生意也難做,賺錢反而不如價格平穩的時候多。”
綠葉菜漲價,不少顧客只得另覓他法。記者看到,菜市場里,價格漲幅較大的綠葉菜,少有顧客問津,要買也減少了分量。而另一邊的豆制品柜臺,則生意火爆。“豆制品價格最近波動不大,大家都在搶著買,”顧客李阿姨說,“要想買到必須早起,否則一開市,很快就賣光了。”還有出售土豆、黃芽菜的攤頭,生意也不錯,一位攤主告訴記者:“買菜的阿姨基本對價格都挺敏感的,跟著價格低的菜跑,她們說等青菜價格降下來的時候再多買點。”
周邊影響
餐飲店尚未漲價
零售市場如此,為餐館供貨的攤販又受到了哪些影響呢?上午9點,浦東聯洋大食代廣場,云臺路菜市場的菜商付師傅正給各家商戶送菜。“這兩天抱怨的人越來越多,我一邊送菜,一邊還要不停地對他們解釋,嘴巴都講干了。”付師傅正說著,旁邊一家生煎店的老板就開始向他發難:“怎么蔥也要6元?!”付師傅連忙賠著笑臉解釋:“最近下雨,都是這個價錢,香菜還要7元呢!”付師傅告訴記者,其實漲價早在下雨之初就開始了,“一直在慢慢漲、慢慢漲,兩三毛這樣子,只是雨季持續時間越長,價格漲幅就越明顯。這兩天漲得特別厲害,價格突然往上跳了幾跳。因為蔬菜相比肉類便宜,漲一元就等于漲了好幾成。”付師傅還透露,他從前給商家的批發價,青菜只要2元出頭,現在不得不漲到了3.2元。聽說雨天起碼還要持續一周,付師傅感覺很發愁。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